返回

2018-03-16

威宁“六项新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接1版)

作者: 时间:2018-03-16 阅读:218


 (上接1版)
  培树新风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体实践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和弘扬良好家风家训,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精神行动,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摒弃高价彩礼等成规陋习。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村落、古建筑等实施科学保护。挖掘手工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培育传承人上下功夫,让乡村文脉传承到下一代。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支持一批文化产业示范村、优秀演出团、特色文化产品,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
  构建新体系。加强农村“三支队伍”建设,抓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选育管理,把能打胜仗的精兵强将选出来、派下去。深入实施“三级自治模式”,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形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深入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配齐一村一辅警,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照中央扫黑除恶的安排部署,坚决打击村霸和农村黑恶势力,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确保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对村民的约束作用,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激发新动能。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全面深化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地,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机制,全面推广“塘约模式” 和“三变改革”,真正使农村产权“活”起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深化便民服务改革,推动便民服务平台向村级延伸,降低农民办事成本。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深化“三社”融合改革,今年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