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东风 继续前行
作者:赵英林 时间:2018-03-19 阅读:213
借力东风 继续前行
——迤那镇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通讯员 赵英林
2011年开始,迤那镇在省两任省委书记的连续挂帮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创造了迤那速度。近两年来,迤那镇借力东风,感恩奋进,继续前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基础设施继续完善 乡村面貌深度改观
大力推进省级示范城镇建设,在建成迤那至牛棚同城大道的基础上,完成集镇建设投资3亿元,建成集镇道路2条6公里,建成商住房402套6.4万多平米有,商铺439个,集镇建成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新增集镇人口 0.51万,总人口超过2.1万,全县次中心城市加速形成。新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3个,实施农村土坯房(危房)改造740户,新建其他贵州民居160户。实施农村土坯房(危房)改造2259户,今年将全面消除农村危房。都香高速公路迤那段加快推进,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通油(砼)路目标,启动“组组通”公路建设75条220.51公里,建成产业路34条47公里,硬化串户路及庭院11325平方米。完成12个村18个点安全饮水工程,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完成了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产业用水工程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覆盖,实现农村广电网络户户通和4G网络全覆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提档升级改造,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广场、卫生室和农家书屋。以“三改三化三治”为抓手,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引进全国最大浓缩果汁企业海升集团,打造万亩苹果示范基地,在海升集团的引领下,全镇精品苹果种植面积达4万亩。2017年9月,迤那镇苹果产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名录。在恒大集团等企业的投资帮扶下,共建成蔬菜大棚3183栋,实现年产值39862万元,带动1654户7994名贫困人口发展蔬菜产业。初步形成了1万亩有机蔬菜、2万亩高原烤烟、2万头肉牛、3万亩优质马铃薯种薯、4万亩精品苹果、3万亩特色经果的“122345”的产业格局,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迤那镇返乡农民创业园、木营奇石微型企业创业园等平台不断完善,以贵州省金菊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颗粒加工厂、迤那五星酒厂、迤那废旧薄膜加工厂等为代表的小微企业蓬勃发展,总数超过1000个,从业人数近10000人。总投资达5000万元的威宁威胜驾校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可建成投用,可容纳1500名学员同时进行培训学习,带动300余人就业。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民生持续深入改善
始终坚持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在大力推广“五看法”的基础上,继续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实行“帮”“保”两条腿走路,实现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全面实施明确一个帮扶干部、教会一门适用技术、找准一条致富门路、帮扶一项致富产业、落实一项考核措施“五个一”工程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社保、医疗、养老保险、基本生活、子女入学、基础设施“六保障”工程,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全镇贫困村减少到2个,贫困人口减少到869户295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加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校舍面积达54326㎡,留守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辖区学校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三个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8.06%、79.56%,连续多年获全县教育工作先进乡镇表彰。医疗水平逐年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2017年门诊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医疗业务总收入达516.9万元,服务人数及业务收入均为全县第一。常驻人合作医疗参合率、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爱心邻居”在全省推广,2017年迤那法庭庭长获毕节市“最美法官”称号,迤那派出所所长获毕节市“十佳派出所长”称号。
环境保护深入推进 生态文明迈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做到“封、造、管、抚、育”五措并举,实施封山育林30000亩、荒山造林15000亩、退耕还林60000亩、重点区域绿化3000亩、种植经果林5万亩、牧草1万亩,实施水保工程1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5000亩,动员5000户农户实施房前屋后、道路、河道、学校等区域绿化造林11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严格落实国土管理“六个严禁”“三个不能”,严格保护坝区耕地,持续培育绿色产业,积极发展烟、酒、茶、药、食品等特色优势轻工业,真正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用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两把利剑,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完成小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启动实施垃圾收集处理项目建设。
党建力度不断加大 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以建强队伍推进脱贫攻坚为主线,紧扣脱贫选干部、紧扣脱贫抓培训、紧扣脱贫建组织、紧扣脱贫壮队伍、紧扣脱贫创载体、紧扣脱贫聚合力,全面开展支部带头抓产业、党员示范创实业、党群携手富家业“三业并举”活动,建成8个党员创业带富基地。按“十个一”标准,全面完成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设置新时代脱贫攻坚见习所16个,开展各类讲习1000余场次。大力推广“塘约模式”和“农村三变改革”经验,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超过30万元。全面推进村民委员会+自管委+十户一体的“三级自治”模式,促进农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2016年迤那镇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两年来多个村级组织和党员获得省市县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