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3-23

修好通组路 驶上致富快车道

作者:卯龙艳 许定华 时间:2018-03-23 阅读:257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聚焦贫困村”大型纪实专题系列报道(12)

修好通组路  驶上致富快车道
——么站镇大树村全力推进通村通组路建设小记
记者 卯龙艳 许定华



已建成的大树村通组路


  “现在我们村,通村公路已经实施完成,一部分通组路也正在实施当中,原来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的面貌已得到彻底改变!”么站镇大树村支书朱德义感叹道。
  么站镇大树村位于么站镇东部,距离威宁县城36公里,全村山高坡陡,村民小组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带,受地理条件限制,大树村的道路交通建设滞后,全村的通村通组道路基本以崎岖难行的毛路为主,每逢下雨天,车辆更是无法通行,从么站镇去一趟大树村20公里不到的距离,开车却要一个半小时。
  出行困难成为无数大树村老百姓心里的痛,村里能有一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也成为村民们最大的期盼!
  近年来,威宁不断加大通村通组公路建设,打通了偏远地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最大瓶颈,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通组公路修到了偏远地区百姓的家门口,出行方便的同时,一条条通组路也变成了老百姓的致富快车道。
  2017年,大树村抓住时机争取到了“组组通”公路工程,宽敞干净的水泥路通进了大树村,修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彻底解决了村民们出行难的问题。
 
“路通了,生活方便了,生意好做了”
 
  走进大树村朱启星家的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整齐有序地摆放在货架上,村里来买东西的村民络绎不绝,朱启星家的超市现在成了大树村村民们买生活用品必去的地方。回忆起村里没有大路时,朱启星直言当时因为交通不便,自己进货都困难。
  “以前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只有几条靠人走出来的毛路,特别简易,遇上雨天又泥泞又打滑,人都很难走稳更别说车子行驶了。我家去镇上或者城里进货只能靠骑摩托车或者拿背篼背,一去一来,时间也耗费了,东西成本也上去了,赚不了什么钱。”
  2008年开始,为了解决大树村老百姓出行难题,通过村里申请以及么站镇、县交通局立项实施通村路建设并于2015年开始对全村的通组路实施扩宽硬化,目前,通村路早已修建完成,通组路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为了确保大树村“组组通”公路工程如期保质完成,么站镇组建了“组组通”公路监理组,成立了以各班子成员为组长,各包村干部以及村干部为成员的监理组,实时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如果存在质量问题较大的,第一时间反馈给监理组的领导,以党委政府的名义下达整改通知书,及时要求整改,通过监理组的组建,确保了组组通公路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2015年,大树村完成通组路扩宽硬化7.8公里,其中有一段刚好位于朱启星家门前,便利的交通不仅让生活更加便利,也给他家的小超市带来了不少商机。朱启星家的超市虽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食用油、大米、日常生活用品等一应俱全。如果时间倒退几年,朱启星可不敢想自家的一个小卖铺能发展成超市。
  “以前因为道路不便的问题,我进货不方便,生意一直不好,大家宁愿跑到镇上一次多买点也不愿到我家来买,当时我家的超市里只是卖点小学生的零食。路修好以后,我进货方便了,东西都很齐全,来买东西的人比以前多了,附近的村民也不像以前一样需要到镇上才能买到大米、油、盐,我家超市每个月的收入都是3000元以上,比原来好多了。”
 
“从泥土路到水泥路,孩子们上学方便了”
 
  说起大树村曾经因为交通不便而带来的苦,“外来客”祖文果深有体会。
  2010年,祖文果到大树村水塘小学教书,转眼8年过去了,谈起近年来大树村道路交通的变化,也是感慨万分,曾几何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更是他到学校任课时的真实写照。
  “我刚来到水塘小学任教的时候,大树村和学校周围全是泥路,到处坑坑洼洼的,雨天、冬天只能靠步行,大一点的车根本不能通行,出行只能靠骑摩托车,我想回一趟家要转几次车。遇上下雨天,孩子们走路来学校,鞋子上沾满了泥巴,教室里打扫卫生特别不容易。”祖文果回忆道。
  现在路修好了,祖文果自己开车来上班,从镇上到学校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学校的环境卫生也好了,校园环境越来越好。
  据了解,目前大树村“组组通”公路工程共涉及5条通组路,全程共计22公里,总投资886万元。目前,已完成8.73公里,其中鬼大洼洼到罗家坟的路段已完成27.4%,孔家口子至白沙路段已完成32.5%,么站大山大树路段已完成100%,水塘学校至尖山路段已完成100%,银元小松林至坪子头路段已完成100%。大树村通组路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