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春风行动”组合拳,群众脸上笑开颜
作者:况清 虎苑 时间:2018-03-26 阅读:289

石门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

发放马铃薯种薯

审核医疗保险
三月是播种的季节,时下,在石门乡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马铃薯基地里,老百姓头顶火红的太阳,翻土、播种、施肥、盖土,有序种下收获的希望;“易地扶贫搬迁”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们正全力以赴抢抓工期,加快房屋建设进度;村子里,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工作人员正走村串寨给老百姓审核医疗保险……
利用春耕有利时机,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
近年来,石门乡党委政府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等优势,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2017年仰天窝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喜获丰收的基础上,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乡范围内发展马铃薯产业。2018年春季,按照每亩400斤种薯“到村、到户”的发放标准,免费向群众发放了1300余吨青薯9号马铃薯种薯原种,覆盖全乡12个村(社区)。还帮助群众和南方马铃薯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回收马铃薯,成功解决销售难题,切实把省委、省政府“春风行动”的号召落实到行动上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家住团结村一组的王启全说“政府给我们解决了以往最担心的销售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家都有信心把生产生活搞上去了”。石门乡路途遥远,当地销售价格比较低,运到离石门乡较远的地方销售,一来二去成本也高出了不少,销售难题解决了,以前怕种、怕卖的难题反而变成了“种不够、不够卖”的担忧。
“今年我计划种20亩马铃薯,政府为我们家免费发放了8000斤马铃薯种薯,还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教我们科学种植马铃薯的方法,今年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收成的。”家住荣合村的韩普全告诉笔者。
种薯发放现场,手推车、摩托车、农用车辆正忙碌地运输着种薯,大货车上十几个大汉赤裸着胳膊,帮助大家装卸种薯,工作人员也在一旁忙碌着登记分发,整个场面忙碌却不凌乱。一位年纪较长的大叔咬着牙,脸上却面露微笑地扛着自己家的种薯,大叔被压弯了腰,而脚步却更加坚定。
配齐配全基础设施,保驾护航易地扶贫搬迁
走进石门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放眼望去,房屋鳞次栉比、碧瓦朱檐,说不上富丽堂皇,却干净整洁。进入搬迁户家中,沙发、电视、冰箱、洗衣机应有尽有。以前农村家里脏、乱、差的面貌全然不见踪迹。干净、整洁、舒适的屋子里,孩子们坐在房间的书桌上写着作业,妇女坐在一旁做着工艺品,男人们在客厅里聊着的致富打算。
“我们以前住的地方离乡政府比较远,每次去乡里办事,一个来回要花费4个小时左右,尤其到了雨天,一趟下来,半只裤腿上都是泥,现在生活方便多了,十几分钟就能到了,而且路面全部硬化,不管雨天啥的,鞋子都不会脏。”草原村的安碧群向笔者这样高兴地介绍着易地扶贫搬迁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据了解,为确保“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难群众早日发展致富,石门乡以高质量、严要求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石门乡引进毛绒玩具厂、祥云神虎等公司,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全面落实“五个三”要求,全面盘活“三块地”,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夯实贫困地区脱贫基础。截止目前,2017年搬迁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2018年石门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新服务兜实新保障,扎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每年的三月,庄稼人除了要忙着到地里搞生产,还要忙着到乡里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医疗保险,这时候,狭小的办公室里很多前来办理审核业务的群众排队都排到了办公室外,尤其到了赶集的日子,可谓是人山人海。
随着石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工作的深入开展,石门乡各项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春风行动”在石门全面吹响号角。
据了解,该乡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那就是深入每一个村(社区)提供上门服务,提前安排各村服务时间表,宣传到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审核业务的日期,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前的这个时候,审核医疗可费劲了,人也多,政府离我们这里有15公里远,一去就是一天,还不一定能办理好业务,现在方便多了,工作人员到我们村里为我们办业务,我们不用来回奔波了,记住办理业务的时间,到时候到村里就能办理审核业务,只是辛苦工作人员要来回跑。”营坪村的李会斌这样说到。
“深入各村办理业务,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已完成全乡12个村60%的医疗保险审核工作,这样即节省了老百姓的时间,又方便了医疗卫生服务知识的宣传、普及,切实把医疗保障工作有效落实在群众身上。”负责该项工作的阮金美一边工作,一边说到。
石门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春风行动”的丰富内涵、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带领全乡群众把握有利时机,解放发展生产力、决胜脱贫攻坚。石门乡已经为我们展现了太多的奇迹,相信走过这一个忙碌的“春天”,等待着石门乡群众的必然是一个丰收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