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4-02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8-04-02 阅读:235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记公益助学志愿爱心资助人赵琼
记者 沈光勇


  因为家庭贫困而放弃大学深造的农家女,凭借自身的一份坚韧与执着,创下了属于自己的广告工作室。自己当年无力上学的无奈和痛楚,成为她后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内生原动力,只愿通过自己的一份爱心,让身边的贫困孩子长大后心无遗憾,过得更好。
 
出身贫困 不忘本心
 
  1989年,赵琼出生于原麻乍乡一个叫长方的小村庄。三岁时,其父因工伤从云南省大理市中甸林业局离休回家养伤,其母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妇女。
  自此,整个家庭在父亲几乎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母亲仅靠父亲微薄的离休金和家里的几亩田土,用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个还有四个孩子的贫困家庭。
  在别人眼中,或许抚养孩子读书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赵琼记忆里的家庭,一家人的平时开支和四个孩子的教育开支,几乎压得父母抬不起头,有好几次都是上门问亲戚借一点渡过难关。
  从小受到勤俭持家的父母影响,赵琼从小刻苦努力,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她的三年初中得到了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中学贫困生资助。
  走进高中课堂时,赵琼失去了后续的学费支持,家中更是无力承担,2007年,她无奈地放弃了自己三年辛苦考上的师范院校。
  “当时喜报传来,父母和我都很高兴,但也从父母的眼中觉察到了更多的无奈。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我放弃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聊天中,可以看出赵琼对这段往事,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还是很扎心,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辍学后的一年,不甘的赵琼并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在外出务工期间,自选课题自学自己喜欢的平面设计。聪明的头脑加上勤苦的学习,赵琼让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结合,广告平面设计业务快速精进,从电脑操作、创意设计到制作安装无所不精。
  “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跳出来自己创业,自己给自己当老板。”赵琼说。
  2009年,赵琼在志趣相投的人生伴侣陈省的帮助和支持下,穷尽两人的所有积蓄,注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个体广告平面设计室。
  “到2014年这几年,创业之路还算顺利。”赵琼说。“童年求学的艰辛清晰如昨,助学的信念在心里慢慢升腾,却不知该如何着手去做。”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爱心助学,让希望之火永不熄灭。2014年8月,赵琼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周亚松通过QQ空间发的一个学生急需资助信息。
  “具体的信息内容记不得了,大致意思是家住原黑土河乡的李升巧考上贵州民族大学,但因家庭非常困难无法负担大学四年的生活费。”赵琼说。
  看到消息后,赵琼立即与周亚松取得联系,并经过当面详细了解后,赵琼与贫困生李升巧结对帮扶,资助李升巧大学四年的生活费。
  “赵姐按当时的生活标准每月给我500元,每年按十个月5000元,四年下来,她累计帮了我20000元。”李升巧在电话里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一年,25岁的赵琼,算是正式踏上了公益助学的征程。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公益助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紧紧包围着。”赵琼说。
  2015年,陈省的父亲因病离世,亲人的远行让赵琼触动很大。也曾因为家庭负担加重而有身边的朋友劝赵琼放弃贫困生资助,但她想到当年自己未能完成的大学梦,乃至后来成了终生的遗憾,毅然回绝了朋友的劝告。
  “发生在身边的生老病死,让我更加明白人生无常,能在活着的时候做有意义的事,是金钱永远买不到的,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助学的信念。”赵琼说。
  2016年,始终关注贫困生学业的赵琼,又联系上了一直都在帮助贫困学生的威宁六中李雄文老师,并详细了解帮扶措施办法,表达了想资助贫困学生的意愿和想法。
  两人一拍即合,李雄文老师随即给赵琼介绍了四名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赵琼决定资助四名学生高三最后一年的报名书学费,每人每年3000元,共计12000元。
  “跟四个弟弟妹妹见面时,眼前是腼腆稚嫩而又饱含毅力的笑容,我瞬间仿佛失去时空感,我恍惚觉得我就站在他们当中。”赵琼说。一番长谈,孩子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赵琼告诉孩子们,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只希望他们认真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大学,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
  2017年高考,赵琼资助的四人中有三人取得优异成绩,进入省内本科院校深造学习。假期回来时他们告诉赵琼:“在大学里各种助学项目很多,可以一边争取一边勤工俭学,希望把资助的名额留给六中的学弟学妹,并说将来找到工作,也会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把这份爱心深种人心,让爱永远传递下去,还有比这更加值得的事吗?这件事引发了赵琼更深的思考。
  爱心的代际传递,让赵琼听后很震撼,也更加坚定了赵琼继续把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
  2017年8月,赵琼再次联系上李雄文,了解了贫困生杨明勇暑假出去打工赚取生活费的事迹后,又与杨明勇等两名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资助二人高中三年的全部报名费、学杂费。每人一年5000元,两人三年共计30000元。
  “加入威宁青年商会以后,程宗辉、韩咏东等商会会员所做的公益事业再次感动了我,大家做的不仅是爱心助学,更涉及扶弱济贫等,而且帮扶力度更大,我之前所做的跟大家一比,就显得太小了。”赵琼说:“滴水成涓,汇溪成海。我是公益路上迷途的羔羊,终于找到能带领我走下去的群体,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资助,让爱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