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渔”帮扶带来“技术饭碗”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8-04-04 阅读:229
“授渔”帮扶带来“技术饭碗”
——恒大集团开展就业帮扶助力搬迁户稳定就业
记者 马召凤
在五里岗恒大集团的就业培训会现场,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407名搬迁户、精准扶贫户正穿着整齐的衣服坐在大教室内,教室内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威宁本地年轻人就业、创业的励志故事。400多名参与培训的人员时而谈笑,时而安静,看得出,视频里的内容让他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在培训教室的最左边,整排的透明玻璃门内,是五里岗工业园区内的10来家企业宣传资料。早在这堂课开始之前,各个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将本公司的招聘事项以及简介发到了培训人员手中,只等为期5天的培训课结束,就开始进行招聘。
不久,视频观看结束了,玻璃房的大门被拉开,400多名正在寻找工作的百姓一下子涌进了这并不大的玻璃房内,开始在拥挤的房间里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9岁的江祥国冲在了最前面,手里握着五六家公司的简介,他把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简介放在了最上面。江祥国能够识字,早已认真的把手里几家公司的资料看了个大概。“我想去蘑菇厂。”江祥国总是记不住雪榕的名字。
江祥国来自哲觉镇大桥村大桥组,是即将搬到五里岗移民搬迁安置房的搬迁户。对于即将开始的搬迁以及随之而来崭新生活,江祥国一家早就做好了打算。由江祥国先到县城来打个头阵,摸清了门路,先上班,只等搬迁房修好,一家人就能马上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我们9月份要搬迁了,前几天村支书通知我们说有专门的就业培训,我就想着提前来找份工作,提早为搬迁做准备。”对于即将告别故土而开始的新生活,江祥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在园区培训的这几天里,培训的内容多种多样,接触到的人也是各个乡镇的都有,一打听下来,大多都是今年9月份的搬迁户,这也为江祥国搬迁带来更多的底气。看着那么多和自己一样处境的人在一起,无形中拉近了他和这个城市的距离。
“已经作了登记,等我安顿好了,就能到厂里培训上班了。”几圈逡巡下来,江祥国基本上把工作确定了下来。
和江祥国相比,来自海拉镇海明社区的唐发宝就要焦虑一些,面对忽然而来的那么多工作岗位,他既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子的职位,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岗位能招聘他,因此他一整个早上都没闲着,不断的游走在各个公司的招聘桌旁,问问这家问问那家,因为他并不识字,发放的介绍资料他一个字都没看懂。
唐发宝表示,他家也是今年9月份要搬到城里生活的搬迁户,一家7口人,村子里要搬迁的人家也多,很多家都提前到城里来找工作,为的就是能彻底告别锄头把,在新的地方好好生活。说话间,他又一头挤进了拥挤的招聘会现场,过了不久,他笑呵呵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有一家做鞋子的,登记了我的信息,说是等候上岗培训的通知。”我一看他的手里,拿着的正是五里岗金足鞋业的资料介绍。
这样的就业技能培训会带给江祥国和唐发宝的不仅是一份新工作,更是拥抱新生活的希望。就如同在一起培训的曾修光所说的那样:“像娃娃学走路一样,我们都要从头开始学起,就业也好,在城里的生活也罢。”
曾修光来自海拉镇文炉村,在决定报名来参加技能培训之前,他对新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期许。“要搬就搬呗,搬了再说。”可是当村支书给他打了电话告知有这样的就业培训之后,他还是进了一趟城。五天的培训,食宿免费,并免费发放培训的衣服。从就业形式讲到就业前景,从就业后的一些基本规则到对新生活的规划。曾修光却比很多人听得都要认真。这场培训,带给曾修光的更多的是思想上的改变,看到正在渐渐盖起的搬迁房,他忽然想在这里好好地开展新的生活。培训结束之后,曾修光开始打定注意,要赶紧回家把今年的土地种好,早点上来把工作确定下来。
技能培训让很多的搬迁户、贫困户从这里看到了希望,也打开了新生活的第一步。就如江祥国所说的:“这里是一个烧砖窑,我们都要重新烧过才能出炉。”
恒大集团的就业技能培训自开展以来,目前已累计培训13期5303人,培训课程多样,成为很多搬迁户和精准扶贫户进城生活的一个跳板,为他们铺平了进城生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