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4-08

最“美”心花绽放校园

作者:沈光勇 陈美群 时间:2018-04-08 阅读:734


最“美”心花绽放校园  
——记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段兴亚
记者 沈光勇 陈美群


段兴亚正在整理可循环使用的图书

  段兴亚是威宁民族中学高三(6)班学生,同时也是学校社团海(H)朋(P)微公益协会(Hopeful Power)负责人。
  在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活动中,她被推选为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
  “段兴亚是幸运的,她的个人品质和文明美德得到了认可。她从照顾家人到个人求学,从帮助他人到团结集体,不抛弃不放弃,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谈起学生段兴亚,威宁民族中学校长杨发学给了这个孩子极高的赞誉和评价。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是奶奶和段兴亚的生命“缩写”
 
  “从小,我便是一个渴望拥有家和拥有温暖的留守儿童。”段兴亚说。
  段兴亚出生在哲觉镇营红村段家梁子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段学兵、母亲楚聪兰为了家里的经济收入好一点常年在外务工,逢年过节也很少回来,奶奶楚小粉、爷爷段德发和她成了名符其实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在周围绝大多数长辈的眼里,我就算长大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所以,父母和长辈们在学习上对我也没抱太大希望。”段兴亚说,“没想到,那一年爸爸妈妈会从千里之外赶回来,把我带到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横涧小学,降到二年级重新学习。”
  2008年至2014年,段兴亚在外地的学习生活长达七年多。这段时光,是她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时光,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来了一个精彩的华丽转身,从一个一无所知、沉默寡言的女娃蜕变成老师眼中刻苦学习、乖巧懂事、成绩又棒的好孩子。
  2014年8月,段兴亚回到阔别了七年的故乡,带着自信和理想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回到家时,家中光景令段兴亚难忘。岁月在奶奶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且多病消瘦得皮包骨头。而年迈的爷爷腿脚也不利索,大部分家庭重担落在奶奶一人身上。这还不算,他们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把大孙子带大了接着又带小孙子,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承载着满满的希望却让人累得不堪。
  这一年,段兴亚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故乡的许多村庄,亲历了“村里绝大多数劳作的都是体弱多病的老人”的现实,这让她的内心掀起阵阵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每当看到这些,我心中会有更多的感动和辛酸,更多的是难过。”段兴亚说,“那时,我就在心里暗下决心:让我的梦想为老人和儿童而执着——用一双手,为他们创造温暖。”
 
      国旗护卫队旗手与“海朋”微公益负责人
 
  2015年8月,段兴亚怀揣青春的梦想和满满的希望,到威宁民族中学读高中,并参加了学校国旗护卫队成为一名旗手。
  “每当星期一,大家集合唱着国歌响彻校园的时候,我能亲自动手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校园上空,这是我觉得最自豪的事了。”段兴亚说。
  在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段兴亚渐渐适应了学校学习的环境。空闲时她却发现,由于学校大、学生多,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塑料空瓶和废旧书籍,垃圾桶满得非常快,甚至有不自觉的学生把它们乱扔在操场上,不但影响校园美观还污染了环境。
  “可以把校园里的塑料空瓶和废旧书籍收集起来卖,再把获得的钱拿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段兴亚经过认真的思考后,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主意。
  “可是,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组织能力弱的人,我拿什么去实现这个想法呀!”一边是坚持,一边是犹豫。段兴亚想起大山里孤独无助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在梦想的驱动下,她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和决心,“我要坚持去实现这个梦。”
  在近乎倔强的坚持和班主任的帮助下,段兴亚向校务会和学校团委申请建立公益组织获批。“海朋微公益”的名字在校园里响起,渐渐深入人心,队伍不断壮大,成员已经达到150人。
 
     最“美”心花为最需要的人绽放
 
  2016年5月,刚刚成立不久的海朋微公益获得“从无到有”的“第一桶金”。
  当时,班里的同学将一个个瓶子捡到网袋里,满了再提到爱心小屋,到一定数量之后大家又一起提出来,把瓶子里的杂物倒干净,然后每人一袋或两袋,或者几人一大袋,从学校一直抬到废旧品回收场去卖。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笔小小的爱心资金,尽管很少,但整个过程涤荡着每颗心灵,这最美的瞬间虽然很脏很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天真的微笑。”段兴亚说,“这是海朋微公益成立之初收到的最好礼物。”
  随后,海朋微公益精挑细选了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礼物,去陕桥敬老院献爱心看望老人,这让大家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
  2016年10月,当得知有个小孩患脑肿瘤无钱医治的消息,大家不忍心看到一个活泼乱跳的小孩因患病而失去生命,经过几翻调查后,组织海朋微公益成员以海朋微公益的名义发起全校性“爱心捐款”活动,聚全校和“海朋”的爱心,共筹得爱心基金17000余元帮助治病。
  2016年11月,海朋微公益的爱心志愿者走进威宁特校,为这群特殊的小朋友们送去了糖果和“微笑”徽章,鼓励他们面对困难要更加坚强。
  如果说前面所有的点滴和努力都是为接近梦想而作的铺垫,那么2016年8月,段兴亚和她的团队终于走进了曾经的梦想。他们走进大山,走近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这次,他们为空巢老人送去了米、油、盐、衣服、鞋子、被子被套,还为残疾老人送去医用双拐。为留守儿童送去了书包和学习用品,并开设“三天筑学梦”补课项目,和留守儿童一起学习进步,一起玩耍。
  “也就是这一次亲历,让我觉得大山里的人们太需要帮助了。”段兴亚说。
  虽然,段兴亚的高中大部分时间和心思都花费在“海朋”身上,让她的学习也落下了很多,但是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未来要完成的梦想提前实现了。
  “2017我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感恩祖国对我的鼓励,未来我必将努力做得更好。2018年我有大学梦,我将带着‘海朋’走出去,然后满载希望回来。”段兴亚说。
  “通过段兴亚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这一契机,我校已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鼓励孩子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进入社会做个有美德、有品质、为国奉献、有社会担当的人。”威宁民族中学团委书记虎明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