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镇同心社区:特色种植富农家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8-04-10 阅读:426

臧天普利用大棚种植的西红柿
今年,草海镇同心社区最后的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率先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同心社区走出的致富路,得益于大力实施科学种植,得益于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菜园子工程成就了同心社区的小康梦。
臧天普:科学种植大可为
“这几天忙着喊人在大棚种西瓜抽不开身,晚上就不回去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记得做作业。”臧天普和孩子通完电话,又忙着指挥技术人员为刚种下去的大棚西瓜浇水、施肥。
臧天普是草海镇人,33岁的他干练精明,前些年和朋友到台湾学习现代农业种植,如今看到家乡大好的发展机会,于是返乡创业。
2013年,臧天普在草海镇同心社区创办众泰科技种植业有限公司,总投资400万元占地100亩,从台湾引进富士2号西红柿、优质葡萄、辣椒种植,每亩收入上万元,还解决了当地数十位农民工就业难题。
臧天普的蔬菜种植基地,采取“基地+公司+农户”模式种植,形成了“立足基地、服务城市、依靠科技、富民强村”的城郊型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种植,突出特色和规模,不断壮大绿色蔬菜品牌的影响力。
“在台湾那些年,我认识到科技种植的重要性,台湾农业在管理上很先进,我们要学习人家先进的管理理念,让更多群众致富奔小康。目前,我们基地种植的蔬菜种子、有机肥、种植管理模式都是从台湾引进来的。”臧天普高兴地说。
据臧天普介绍,大棚里种植葡萄,在葡萄架下套种西瓜,一年每亩收入要突破1万元,100亩大棚蔬菜收入就是100余万元。
科学种植,让臧天普尝到种植甜头,然而臧天普还有更大的梦想,他要发展农旅结合的观光旅游经济。随着威宁旅游业的不断升温,一大批餐饮、旅游、家政运输等服务行业蓬勃发展,打造现代观光农业正当其时。
臧天普说,近年来草海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菜”的景观,目标就是要让游客在领略草海美景的同时也享受到特色农业之美。
时下,正是同心社区黔韵紫海游客火爆的时节,而黔韵紫海上千亩郁金香,正是臧天普大棚基地负责育苗培育出来的。仅此一项,臧天普的基地就直接带动当地20余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我们将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办农家乐、生态农庄等旅游观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吸引游客旅游观光。”臧天普说。
卯时成:蔬菜种植可致富
春色正浓,走在草海镇同心社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连片种植的绿油油的大田蔬菜,白萝卜、香葱、大蒜、莴笋等装点着菜园。
曾经霸占田间地头的苞谷、洋芋的身影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经济效益更高、更能让群众快速脱贫致富的蔬菜产业。
每天天麻麻亮,草海镇同心社区居民卯时成就忙着管理他种植的几亩白萝卜。
两年前,卯时成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正是在同心社区成立的合作社带动下实现了脱贫摘帽。
据民卯时介绍,有了合作社签订的保底收购价,他种植的蔬菜不愁卖,与以前靠种苞谷洋芋过日子,种蔬菜的收益翻了一番。
如今,卯时成参与的合作社种植了400亩水果萝卜和300亩草海大白菜,一年可种三季,一年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不仅如此,同心社区还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能手”的运作模式,成功建设了冷凉蔬菜产业种植基地,在基地连片种植蔬菜达4000余亩,成立了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时还建成了一座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高温预冷库集包装、冷冻、仓储于一体,日处理量100吨以上,总投资210万元的蔬菜高温预冷处理库。
目前,草海镇同心社区特色经果林与蔬菜示范基地、园林花圃苗木繁育基地相继投入生产,投资5000万元、带动面积超过3万亩的出口蔬菜基地已建成并投产运行。
草海镇同心社区通过不断扩大蔬菜种植规模,目前蔬菜产业基地单季连片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每年种植3季,产值达4000万元,带动600多户群众种植水果萝卜等蔬菜产业,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余元。
“我们同心社区现有人口4600余人,目前有贫困人口14户51人,2018年底将全部提前实现脱贫摘帽奔小康。有了蔬菜产业,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同心社区党支部书记卯昌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