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韵味
作者:潘雨龙 时间:2018-04-16 阅读:351
鱼说:“你永远看不到我在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知你的世界,哪怕仅是孱弱的呼吸!因为你在我的心里。”春天的韵味,亦如此番境界,心易感触而眼难透彻。
嗅一缕花香,赏万千新装。不错!每到春天,多少人都会心花怒放!总渴求寻些心灵的补给,想来却也不无道理,万花都已抛头露面,心又怎能无动于衷。
都说眼是人的伴侣,少了它便不能周游世界。但在我看来却无以为意,恰如少了也无妨,因为只要有心就会不失光亮。故而在我心底总觉得眼要比心廉价得多,就如春天的韵味,但凡用心都可洞悉一二,而若用眼便如镜中花月。当然,多少人会说春也不外乎于其他季节,都只不过是光阴四处流窜的方式。哪怕是游览一处春光看到的也仅是一瞬映入眼帘的美丽,无疑是些迎风飘荡的杨柳,再者就是千篇一律的杏花桃李,偶尔有些许妖娆的意象也大抵是属于诗人那一类人笔下的情怀。再美的景致,随着年复一年的上演!自然沦为枯燥。
可在我心底春天却和其他季节与众不同,总会觉得希望就被掩藏在生机勃勃之中,哪怕是单纯的一注樱花之上。论及趣味,却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具体断言要如何捕捉春天的韵味,但也可能略懂些许,比如只是肤浅地品尝,那定会缺乏了她的优雅。随着岁月的洗礼,年华积攒或成苦难或成诗!让我觉得品春是要用心而不用眼。用眼,那一枝红装素裹的独秀之上能映入眼帘的只不过是些被季节抹上的淡淡胭脂;一树满面春风的新芽之间能刻入记忆的也只不过是些被流年勾绘上的浅浅笔墨;再者就算偶尔有些许雨露亲吻而变幻的晶莹剔透、意象而点缀的鸟语花香也都会让人味如嚼蜡,并不会找到丝毫的欣慰与快感。可如若用心,那我们捕捉到的又往往不止是这些皮毛!哪怕仅是一只蝴蝶或蜜蜂窜进花蕾都会让人联想到是一位勇士在攀援人生的顶峰、一位花痴在为真挚的感情而婉转执著,或一名辛勤的园丁在为自己的挚爱而怡然自得。总之遐想不尽,妙趣横生。一起一落、一进一退、一去一来都能煽动着萌芽的思绪,甚至会使寄托在春天的整个身体的血液都沸腾。
再如一枝拂袖而归的杨柳,如若用眼,那我们看到的也只不过是一成不变的自然规律;而如若用心,除了现实的写照外,亦能感知到她随风点缀抖动的湖面、间或泛起阵阵烟波的诗意。仿佛配上溪流弹奏的小曲,那这幅春天的景致便如诗如画,让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如若还可再深入些,那拼凑的又决不只是春天的画卷了,而是映入眼帘的“千古绝唱”。同样的道理:一季芳香,眼所看到的大抵都是大同小异!而悄悄用心去感知,便又会联想到那花蕾上摇摇欲坠的晨露,或者是一阵风吹都会奏响一曲悦耳的芦笛、笙歌。加之一番打闹就会摇落一片花絮,变幻成千古一刹的人间仙境,使人感知到恰如沁人心脾的雨点在其中“逍遥法外”。总之心在“思考”,那景色便会携手递来!不仅能给心灵带来一分安然的慰籍,还可带给灵魂一番真实的洗涤。
故论及春天的韵味常在于无形,无以完全言表更无力清晰表达。懂得欣赏的人只要心随着感觉便往往能“深临其境”,挑逗掩藏在另外一个世界的趣味;或者突如其来的舒适之感、心悦诚服的欢喜之情。而用眼看的人,哪怕如何牵强也只能感受世事变迁、岁月的不堪回首!想来凄凉必不会少,忧愁不言而喻。
我感觉人活着,活的并不是整日斤斤计较的伤悲,而是如东坡先生那放浪形骸的心态。故感知春天的韵味亦如感知人的一生,如若只用双眼作为审美的标准,那再让人满足的幸福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美丽,再使人舒适的温暖也只是灿如烟火的片刻。满眼看到的大抵都是生活的苦难或尘世的颠簸,而如若用心去感悟,便往往能够洞察秋毫,让人哪怕是在生活压力带来的酸甜苦辣之中都能寻耐到一番趣味、思想冲突辉映出的悲欢离合中也能提炼出一丝精粹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