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4-18

盘活资源谋发展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8-04-18 阅读:194


 盘活资源谋发展
——小海镇久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记者 卯龙艳


  走进小海镇小张关村久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生态土鸡养殖示范基地,但见一只只动作敏捷的土鸡隐约于林间正忙着觅食,不时发出的“咯咯”声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不少生趣。
  小海镇久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已获得“巾帼示范基地”的称号。占地面积35亩的养殖示范基地圈舍面积1600平方米,现存栏生态土鸡7800羽,威宁黑猪100头,在发展势头良好时,合作社社员养殖土鸡达到73000羽。
  “受去年禽流感的影响,目前我们合作社的土鸡存栏量不高,一部分社员也还在持观望的态度,不过等市场行情稳定下来,原来跟着一起发展的社员都还是愿意接着养,因为大家都已经见到效益了。”合作社销售经理施启情介绍说。
  久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盘活农村人力、土地、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土鸡、威宁黑猪养殖和高原冷凉蔬菜、绿色马铃薯种植,再加上妇女手工艺品加工销售,这三种发展模式被称为合作社的“三驾马车”,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生态养鸡:土鸡点亮脱贫路
 
  家住小海镇响水村的张粉兰2017年年初加入合作社后就跟着合作社一起养生态土鸡,因为发展生态养鸡,不仅自家的18亩林地派上了用场,2017年上半年靠卖土鸡还给她带来一万元的净利润。“后半年因为爆发了禽流感没挣到钱,不过前半年挣的钱都比在外面打工一年挣得多,家里也照顾到了,今年还是跟着合作社一起养鸡。”张粉兰笑着说。
  今年张粉兰养土鸡1400羽,3月初进的鸡苗,再过三个月就能出栏,卖了这一批,她还打算再养一批,今年光靠养鸡就能给她带来两万元的利润。
  久兴专业合作社的草海久兴牌土鸡、鲜鸡蛋已获得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定,并与盛辉超市、宾隆超市以及小海镇、双龙镇的学校签订收购合同。
  “目前我们合作社发展社员747户,社员涉及雪山镇、观风海镇、双龙镇、羊街镇、草海镇等地的农户。因为我们是巾帼示范基地,所以社员多以留守妇女、返乡妇女为主,鼓励妇女在家用标准化圈舍养殖林下生态土鸡并发动妇女在养殖基地就业,解决了妇女不用外出打工,就地创业就业、照顾孩子和家庭,让养殖社员增加平均每人每年1.5万元的收入。同时,我们也针对社员多次开展养殖技术、种殖技术培训,目前参加培训的达妇女300人次。”合作社理事长宋欣介绍道。
 
手工刺绣:在家实现增收入
 
  48岁的杨永芬通过在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内打工,每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同时,她还靠自己的刺绣手艺做手工刺绣,每月又多了1700元左右的收入,除去家里的开支自己每月还能存下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
  “马上50岁的人了,去外面打工人家嫌年纪大不要,现在在合作社里帮忙养鸡,工作轻松,工资也不少,加上刺绣品卖的钱,收入很不错。”杨永芬说道。
  2017年11月,合作社考虑到部分妇女社员文化水平低、年纪大,但是针线刺绣技术好的现状,开始发展这些社员做手工刺绣。通过与销售公司签订合同,把挂坠、刺绣、抱枕、拖鞋样品材料发放给社员,社员制作完成后再由合作社回收销售。抱枕供给车贷公司或者家具公司,挂坠供给车贷公司网销,拖鞋供给服装店销售、网销,目前,手工刺绣的销路都很好,平均每月能给每个社员带来1500元左右的收入。
  “我今年70多岁了都还去合作社拿刺绣来绣,虽然年纪大了绣的不多,但是每个月都有800多元的收入,自己的零用钱就不愁了。”家住小张关村的李三秀老人告诉记者。
  下一步,合作社还打算充分发挥妇女社员刺绣手艺的优势,拓宽手工刺绣的产品种类,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社员增收。
 
特色种植:做大传统能致富
 
  久兴合作社银光村黑美人马铃薯种植基地内,一片片墨绿色的马铃薯秧苗已经破土而出,长势良好。
  “我们这个黑美人也是订单式种植,种植面积200余亩,去年年底就已经和广州的超市签订了合同,成熟后按照每斤2元的价格保底回收,马铃薯收完后,我们还要发展一季大白菜种植,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增加社员的收益。”施启情介绍说。
  久兴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涉及小海镇小张关村、银光村和朱嘎村,目前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除了黑美人马铃薯,还种植白心马铃薯450亩,按照每斤0.5元一斤保底收购;连片种植威芋5号马铃薯1000亩,也采取保底收购的方式,发展社员种植,保障社员的收益。
  “马铃薯收了后,合作社还会在我们这边发展大白菜、莲花白、红叶莴苣等冷凉蔬菜,一年种两季,老百姓的收入能增加不少,而且合作社已经和东南亚那边的国家签订了订单,我们种出来不愁销路。我们银光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通过合作社来我们这边建种植基地,把我们的贫困群众纳为社员,带领他们一起谋发展,我们村一定能脱贫出列。”银光村村支书陶勇信心满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