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大寨社区致富“领头羊”
作者:赵德从 时间:2018-04-20 阅读:380

王云(右一)在套种早熟马铃薯的樱桃基地里查看樱桃长势
在玉龙镇大寨社区,有个70后小伙王云,他不仅是大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还是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2010年,王云带领成立玉龙兴业烤烟专业合作社,并任合作社理事长,从事玉龙镇烤烟产业相关工作。烟草公司在大寨村玉龙小河畔建立占地21亩的烤烟育苗大棚基地,大棚由烟草公司投资兴建,王云负责流转土地,以每亩每年700元的租金价格将21亩土地流转修建烤烟育苗基地。在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烤烟育苗基地每年为全镇提供可种植7000余亩土地的优质可靠的烤烟幼苗,保障全镇烟叶生产烟苗安全。
“王云的烤烟育苗基地在全县都名列前茅。”大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恩祥说。
2013年,根据合作社发展需要,为实现合作社抱团发展,跨区域合作,更好地发挥合作社为群众服务的功用,王云主动将玉龙兴业烤烟专业合作社并入牛棚镇富源烤烟专业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副理事长,负责主持育苗、烘烤、分级验收等指导工作。2015年1月,王云被市人民政府评为2014年烟叶工作中的“优秀烟叶烘烤能手”。
因经营管理得好,2014年1月6日,王云所经营的牛棚富源烤烟专业合作社,符合“全省烟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的创建标准和要求”,经省局(公司)现场验收和综合评价,被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授予“全省烟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荣誉称号,并获得奖励发展扶持资金10万元,合作社也成为了全省第一批27个省级示范社之一。
正因为各项工作出色,成功带动群众发展,2013年王云成功加入了威宁青年商会第一批会员。
2014年,在玉龙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区两委的共同决策下以及全村群众的共同支持下,王云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在大寨社区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生态农业,实施并完成青花椒种植200亩,蚕桑种植200亩,樱桃种植300亩。如今以上产业初见效益,为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使社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017年,王云流转土地种植烤烟120亩(为当年威宁个人种植烤烟最大规模),优先雇用社区贫困户前来参与烤烟生产,带动贫困户就业。
2018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王云带领村民在大寨社区实施早熟辣椒种植260亩,矮化苹果种植2000亩。苹果基地规划在山上,没有水源,实施苹果种植难度大,第一必须要解决的就是种植用水。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王云与居支两委一道和社区群众一起,昼夜奋战,先是用水车拉水,后来分4段拉通了4.5公里的水管,用4台抽水机,从玉龙小河将水抽到山顶,整个高程达500余米,有志者事竟成,最终完成2000亩矮化苹果种植。
如今,王云引进并组织实施种植康乃馨40余亩、铜钱桉160余亩,其中他个人种植康乃馨20亩、铜钱桉30亩。“争取获得成功,做成典型,让群众看得到效益,然后在全社区推广扩大种植规模,助推脱贫攻坚进程。”王云说。
此外,王云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获得一个在山上筑蜂巢,可引得蜜蜂自然入住的成功经验,且入住率较高,今年动员社区每户贫困户都到各自的荒山上、田边地角筑20个蜂巢,然后蜜蜂会入住做蜜,到可收获蜂蜜的时候再去收取,按目前的市场价格只要做成一窝蜂蜜,就可以给贫困群众带来2000元的经济收入。
只有初中文化的王云,却有着“高学力”,已然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土专家”。
2014年12月,王云参加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经考核合格,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任职条件,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为他颁发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
王云刚参加居委会工作时,群众人均年收入不足3500元,通过几年的发展社区群众人均年收入达到9000余元,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翻了番”,安全感、满意度也随之上升。
“下一步,我们社区要因地制宜,创造性整合并发展相关产业,打造开发生态美丽乡村特色观光旅游业,使社区发展进入崭新的春天。”这是王云和社区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新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