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趣事
作者:张素 时间:2018-04-24 阅读:664
过完年,人们便开始忙着春耕。这些天,旮旯村的村民都牵着老黄牛在黄土地上忙碌。在旮旯村,土地是农村人的“命根子”,如果土地荒废了,农村人便会挨饿受冻。因此,村民们都很勤劳,适合种土豆就种土豆,适合种玉米就种玉米,尽量在土地上种满庄稼,舍不得浪费一寸土地。
话说“退耕还林”项目现在已经在乌蒙山区的李家冲子镇开展,镇长、书记、村支书、村长等领导给村民们普及“退耕还林”的作用,鼓励村民们退耕还林。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听不进去,他们宁愿在贫瘠的半亩地上多种几棵包谷洋芋,也不愿把那半亩地腾出来种树。没有办法,镇长只好动员村长帮忙,让村长挨家挨户地普及“退耕还林”方面的知识,鼓励大家退耕还林。
接到任务,旮旯村的村长孙厚财便穿上一身笔挺的西装,蹬上一双运动鞋,抬着一个高音喇叭从村前喊到村后,从村后喊到村前,把大家召集起来,大声地给大家宣传“退耕还林”的作用。他的声音洪亮,具有杀伤力,大家都对之“闻风丧胆”。每当旮旯村的这个“领袖”孙厚财抬着高音喇叭出没的时候,村民们赶紧把门窗关了,假装没在家。
现在,孙厚财已经在村里宣传了三天,他已经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再也喊不起了。尽管如此,“退耕还林”项目仍然没能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没能深入人心,仍然有人开垦荒地,仍然有人砍伐树木。石漠化本来就严重,村民们还这么麻木不仁,这该怎么办呢?难道要让村民们放任自由?如果让村民们放任自由,“退耕还林”项目落实不下去,领导追究下来,他孙厚财的“官”就当不成啊!他孙厚财是他们旮旯村最大的一个“官”,村里的人都得听他的,若是他的“官”被贬下了,他就在村里失去了威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扬眉吐气。不行,他得把“退耕还林”项目做好,稳住他的威信。
于是,孙厚财便亲自去荒地上督促大家种树。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背着高音喇叭在荒地上呐喊:“同志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一直到下午时分,他才会背着高音喇叭回来。
尽管如此,村里有些人仍然冥顽不灵,他们一心想着开垦荒山,一心想在荒山上种一两亩玉米,即使收成不好,他们也要想方设法把荒山变成庄稼地。这两天,经常有村民暗地带着妻子儿女去荒山上开垦土地,开垦了一亩又一亩。
照这样下去,旮旯村所有荒地都要变成庄稼地。如果所有的荒地都变成了庄稼地,退耕还林项目难以完成,这个地方的生态迟早会遭到破坏,迟早会产生自然灾害。如果生态遭到破坏,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倒霉的不是一两个人,倒霉的是大家。
没有办法,孙村长便加大了监管力度。这两天,他去镇上领来树苗,带着村民们在荒地上种树。他亲自刨坑,浇水,施肥,指导村民们科学种树。尽管如此,还是遇到诸多阻挠,基层工作不好做啊!
“乡亲们,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纵(种)树,这是外地引进的新品总(新品种),又红又大嘞红富士,价格高,收益好,口味好,大家赶紧纵(种),现在纵(种),来年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疵(吃)不完的红富士……疵(吃)不完的,咱们用大卡车拉到外地去卖……大家加把劲,多纵(种)一棵树,多一份搜(收)获!” 孙村长用地方特色普通话说。
孙村长平翘舌不分,吐字不清晰,逗得大家哈哈笑。
“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孙村长说。
“孙村长啊,麻烦您用方言和我们说话,您说普通话,我们听起来别扭。”村里的一位小孩说。
“现在,我国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全国上下都在说普通话,你不说普通话,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懂不懂?”孙村长反驳道。
“哈哈,那我们一起学zhi chi shi zi ci si。”小孩发出爽朗的笑声。
“回去学zi chi shi zhi ci ci 吧,小孩子家不要在这里捣乱。”孙村长道。
“好,我回家学zi chi zhi zhi ci ci,学好zi chi zhi ci ci,我也向您一样买个喇叭来挎在脖子上当播音员。”说着,孩子蹦蹦跳跳地走了。
听了孩子和村长的对话,大家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虾米们(乡亲们),有啥子好笑的?有啥子好笑的,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孙村长呵斥道。
大家没有理他,埋头做事。
现在孙村长用方言和大家说话。比起他那口“富有特色”的普通话,方言听起来顺耳多了。
大家刨坑种树,孙村长从这块地跳到那块地,指导大家科学种树。
种树可以领取化肥,大家都比较积极。在旮旯村,很多人买不起化肥,他们种庄稼,只用农家肥,庄稼收益不好。现在可以靠种树换取化肥,种的树越多,得到的化肥越多,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为了多得到两包化肥,他们听孙村长的话,在荒地上种上了很多树。李二福也是如此,为了多得一两包化肥,他扛着锄头从这块荒地走到那块荒地,在这块荒地上挖两个坑,种几棵树,在那块荒地上挖两个坑,种几棵树。虽然他种树的面积广,但他种的树不多,成活率不高。
今天,李二福又在山地上刨坑。
孙村长走近他,给他抽了一支烟,说:“李二福啊,你挖的坑太浅了,能不能挖深一点?”
“挖深了干嘛,挖深了埋人啊?若是埋人,我绝对挖深一点。”李二福道。
“李二福同志,你能不能好好说话?文明时代要说文明话。”孙村长有些生气地说,“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咱们这个地方属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生态脆弱,如果我们再不注重生态的保护,咱们这个地方就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是啊,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我李二福真的是竭尽全力了。你看,那么多树,全是我李二福一个人种的!若是大家都像我一样拼命,咱们这个地方早就绿树成荫了。”说着,李二福指了指身边那几棵枯黄的小树。
“你看,这几棵都焉了!你种的这些树不合规格,还需把坑刨深点,多浇点水。”孙村长说。
“它要死就死,关我屁事,我李二福只保证把它种上,不保证它成活,活不活要看它自己的造化。”李二福理直气壮地说,“对了,种的树越多,得的化肥越多,我家种的树多,应该多得到几包。”
孙村长叹息一声,说:“唉,那得看成活率呢!”
“是啊,我老婆孩子勤快,天天浇水施肥,成活率一定高。”李二福解释道。
“好啦,好好种树,过些天多给你家一包化肥。”孙村长无奈地说。
“哎哟,才给一包?”李二福反问道。
“你还要几包?多给你一包你还不满意?好好种树,我走了,过些日子再来拿肥料。”说着,孙村长挥手而去。
等孙村长走远了,李二福才骂骂咧咧地说:“不就是一个村长嘛,摆什么架子?这老不死的,架子这么大!”
这两天,村长夫人杨翠芬也跟着奔波。为了巩固丈夫的“事业”,她也是豁出去了。每天她都抬着高音喇叭从这家窜到那家,从那家窜到这家,给村民们普及“退耕还林”的知识。这杨翠芬大字不识一个,说起话来却滔滔不绝,口才了得,比“外交家”还要牛。这个“外交家”真不简单,一会儿来软,一会儿来硬,软硬兼施,村里的人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村长夫人的辅助下,“退耕还林”项目得以落实。村长有这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贤内助”的辅佐,事业得到了巩固。
现在,荒地上已经种上树苗。有雪松、柳树、桃树、苹果树……种类繁多。这片土地上的树苗真多啊!如果这些树苗都能成活,那么将来的有一天,这里会变成一个果园,变成果园真好,变成果园就有吃不完的水果,吃不完的水果还可以拉到外面去卖……
照这样下去,旮旯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