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六勤”组工干部
作者:张锋 时间:2018-04-24 阅读:228
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践行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如何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组工干部?做到“眼勤、口勤、耳勤、心勤、手勤、脚勤”“六个勤”,是做好组织工作的一个良好选择。
做到眼勤,不是眼观六路随时紧盯领导身影,不是整天忙于对别人察言观色,而是要随时多看关于组织工作方面的新指示新要求新举措,把上层精神同自己的工作进行融会贯通。在工作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特别是到基层检查工作或开展组织工作调研时,更要用与众不同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去看工作开展情况和落实的成效,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问题,为工作的不足更好地“查缺补漏”和“对症下药”,才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做到口勤,不是口若悬河练嘴皮子,不分场合的信口开河,而是要多说实话说管用的话,工作中善问多问。善问,就是要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善于“刨根问底”。多问,不是见着什么问什么,问一些门外话,问了一大堆问题却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毫不相干,而是要对工作中不熟悉不了解的问题多问,问个透彻。对基层干部群众多问,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这样才能对各种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总结,才能使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做法更加符合基层工作实际,更加得到群众的认可。
做到耳勤,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组工干部,听取别人的谈话和别人对自己提意见时,坚决不能左耳进右耳出或者嗯嗯作答。“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多听领导和同事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批评意见,多听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对自己的工作发出的“牢骚”“怨气”,不出现走过场搞应付式的“虚听”,而要持之以恒的真听各种声音,真辨各种声音,把领导、同事和群众的话语听到心里去,落实到行动上。
做到心勤,不是做任何事情总在心里打“小算盘”,随时揣摩领导意图,不是做任何事情总想着如何获取名与利,而是要把精力放到如何开展好工作的思考中去,“多谋事少谋人”。遇到问题不“绕着走”“踢足球”,而要在心底多思考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从自身方面找原因,多想想自身在解决问题时在态度和方法上有什么不足,多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组织工作,多思考如何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始终做到“心常思、事长谋、情长系”。
做到手勤,不是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地在别人面前露一手,而是要在别人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及时伸出双手对别人多搀扶,多进行手把手的帮助。同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多拿起手中的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看多思多悟,多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多做文字的创新者创造者,不做文字的复印件搬运工,从而形成对工作具有指导性强操作性实的方法。
做到脚勤,不是随时串串部门各个办公室或走走其他部门与单位就算作脚勤,而是要多走出办公室,多走出机关,杜绝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想当然”的工作作风。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个人拍脑袋作决策,而是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多找基层的同志们聊一聊,常到群众家里看一看坐一坐聊一聊,多说掏心窝子的话,不说敷衍应付的门外话,多为群众解决一些最急迫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多走进基层才能接触地气,每次深入实地的走访,就能变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从而使自己提出的意见建议、拟写的各种方案通知或撰写的各种调研报告,更加客观准确符合实际而不虚不空。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始终坚持工作以“严”为基础、以“实”为准则、以“勤”为要求,从“严”上要求自己,向工作“实”处着力,从“勤”中补拙创新,力争做一名发展有点子、工作有创新、干事有魄力、个人有作为的组工干部,为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