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珍义:大山深处的致富带头人
作者:陈美群 马关勤 时间:2018-05-02 阅读:332
近日,走进云贵乡群丰村曹珍义的苗圃基地里,几万株郁郁葱葱的岩柏、雪松和红豆衫映入眼帘,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生长在坡耕地里,不时随风摇曳。
曹珍义见到记者,热情地招呼,促膝长谈起来。
创业源于喜欢栽树
常言道:“农村的孩子当家早”。从小生活在云贵乡群丰村大山里的曹珍义,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性格。
1979年出生的曹珍义从17岁开始,就喜欢上了盆景栽培。
“那时候我们老家落后,没有花盆,我就把自己家里的盆和桶都用来栽树,看到自己培植的盆景长的好心里真的是说不出来的高兴,感觉很有成就感。”曹珍义笑着说。
在一年又一年盆景培植的过程中,曹珍义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培植的盆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型,前来观赏和购买的人也逐渐增多。
2010年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威宁参观了朋友的苗圃基地,当时基地里前来购买苗圃的人络绎不绝,而且价格还不低。曹珍义看到了商机,萌生了栽培苗圃的念头。在这个春天,曹珍义和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成立合作社向规模种植发展
2010年,曹珍义在自家地里种上了侧柏、红豆杉和雪松。从此,他走上了创业的艰难之路。
5年的时间,小树苗长成了婀娜多姿的风景树,从2010年的几千株培育到现在的几万株,这其中有酸甜苦辣更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成绩。
“我现在培植的红豆衫有2万株、侧柏3万株、雪松2万株,三分之二的都可以用作风景树绿化了。”曹珍义说完便起身用手指向了他家门前的苗圃基地。
2015年,曹珍义不仅苗圃基地有了规模,还成立了“云贵乡林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种起了林下茶叶。
刚开始,邻居们也对曹珍义发展林下茶叶种植抱有怀疑态度,也曾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资金短缺,比如如何说服群众参与合作社种茶、种茶技术和炒茶制作技术等,但是他始终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如今林下茶叶初见成效。
趁热打铁,2017年,曹珍义再次看中种植商机,成立了“云贵乡珍义专业种植合作社”,在云贵乡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下开启了万亩花椒种植计划。目前,已带领群众种下了6500亩花椒,花椒将在3年后挂果。
晚春时节,地里的花椒苗正抽新吐绿,春意盎然,孕育着无限的希望,闭上眼,就能想到3年后挂满树枝的红花椒会给农民们带来火红的日子。
携手乡亲同致富
“喝水不忘挖井人!”曹珍义心想,自己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裕了才好,所以他想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和他一起致富。
在他的带动下,2015年,云贵乡检角村、马街村和新民村400余户农户参与了茶叶种植,用自己的土地入了股。
截至目前,种植面积从2015年的2000亩增加到现在的5000亩。种茶不仅给自己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惠及了参与合作种植的入股茶农。
“我家种了20亩,去年有3亩茶可以采摘,卖了5千多块钱,以前哪些地都是荒着的,里面长满了杂草,人都进不去,现在种上茶树太好了,以后有钱赚了”马街村马街组42岁的罗学留乐呵呵地说。
“小曹这人很好,自己富了还不忘带着我们大家一起致富。”马街村65岁老人李志花说。
2018年春,曹珍义以“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带领群众大面积种植花椒,种植涉及云贵乡10个村1000余户农户,剩余的3500亩也将在今年的8月份左右全部完成种植。
云贵乡群峰村花椒种植农户付先云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5亩花椒,现在花椒地套种了大蒜和部分烤烟,等花椒挂果后进入丰产期,一亩花椒能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田间管理也比传统种植简单,觉得和合作社种植花椒很好。
曹珍义不仅带领乡亲们发展林下茶叶种植和花椒种植,还让附近家庭贫困群众到自己的苗圃基地里打零工补贴家用,每年苗圃基地管理都要付出3万元左右的工资。
“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从小家庭条件也不好,我虽然自己通过努力富裕起来了,但是现在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带着大家一起发展种植,让大家都过上幸福日子。”曹珍义说。
曹珍义的产业正在迈向多元化发展,也正在带领乡亲们辛勤的耕耘着土地,他的付出和坚持必将带领大山深处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