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5-03

胡桂银:金星苗寨的“跑腿干部”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8-05-03 阅读:233


 
胡桂银深入田间低头指导群众开展烤烟管理

深山里的大街乡金星村,是全县8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2016年10月,县委组织部考核股股长胡桂银背上行囊,成为大街乡金星村第一书记,矢志改变群众落后贫穷的面貌。
  一年多的时间里,胡桂银吃住在金星村,奔走在田间地头,谋划在农家庭院,一条条通组路穿过村庄,一个个扶贫产业落地生根……
                            
抓基层党建:村活动室从冷清变热闹
 
  刚到金星村时,时逢星期天做礼拜,胡桂银走进还没绿化的村活动室院子,杂草丛生冷冷清清,而不远处的苗寨基督教堂,村民在教堂里诵经唱歌,热热闹闹。
  一个松散的基层是没有战斗力的,从组织部派来驻村的胡桂银决定先从基层党组织建设抓起。
  摸清村情家底后,胡桂银开始建立村规民约,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从村规民约、村情简介、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入手,完善和健全村的各种规章制度,合理制定村值班制度,让群众每天都能找到人办事。
  胡桂银还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到资金对村活动室进行硬化,在院子里栽上200余棵竹子,村活动室变靓了也增加了人气。紧接着,生态小广场也建起来了,村民们终于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说从前,金星村,不通水不通电,村民天天做礼拜;到如今,变了样,致富路修到家门口,家家建起小洋房。”这是金星村村民文艺表演队表演时的顺口溜。
  2018年春季大年初二,胡桂银没有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是忙着组织村民开展新春文艺表演活动,村民们在生态小广场上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村活动室从冷冷清清到热热闹闹,折射出金星村基层组织战斗力的转变,更折射出金星村脱贫致富的新期盼。

抓基础设施:通组路从泥泞到油路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通村路通组路,种植出来的水果只有烂在地里。前几年,农民讲师杨光华种植的晚秋水蜜桃就因为运不出去而眼睁睁望着烂在枝头。
  金星村孙家丫口到王家院子全场7.5公里土路,由于缺资金一直没有修通,群众出行全靠人背马驮,严重阻碍村民发展的步伐。
  胡桂银向上级部门争取到组组通公里资金,但正准备修路时却遇到村民杨仲义阻工,死活不许从他家门口修路。
  原来,杨仲义和兄弟杨福兵因家庭矛盾纠纷多年不和,这条通组路要从杨仲义家修到杨福兵家门口,为了不让杨福兵家享受到修路的好处,杨仲义蓄意阻止施工。
  胡桂银和村两委到杨家俩兄弟拉家常暖心窝,一点点化解多年隔阂,唤醒亲情兄弟情,最终不但成功劝阻了杨仲义阻工,还化解了俩兄弟多年的积怨。
  2017年6月22日,胡桂银和村主任郑维桥、脱贫攻坚联络员杨鑫冒着小雨走访贫困户胡维平,一是动员他种植晚秋水蜜桃,二是组组通公路要占用他家土地希望他同意让给村里修路。
  45岁的胡维平家住在两间破旧不堪的瓦房,是村里出名的单身懒汉,整日蓬头垢面靠喝酒打发日子。
  为了说服胡维平,胡桂银动了一番心思,自己掏腰包买来大米和食物油送给他,和他聊了一个晚上的家常,通过耐心做思想工作,胡维平终于答应拿出土地来修组组通公路,还同意把3亩土地流转给村委会进行种植魔芋,每亩按300元的流转费给他,他平时没事就在魔芋基地或者到晚秋蜜桃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如今,金星村孙家丫口到王家院子通组路修通了,打通了山货出山的最后通道。
 
抓扶贫产业发展:昔日贫困户变成小康户
 
  2000余人的金星村,偏远落后,山高谷深,至今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774人,苗族同胞占全村总人口的38%,脱贫攻坚任务重。
  胡桂银通过摸底走遍金星村,看到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也没有支柱产业,有一次他与农民讲师杨光华交谈中了解到杨光华种植的晚秋水蜜桃在市场上很俏销,但种植面积只有10余亩,不具规模,要大规模带动农户发展,需要很多资金。
  于是胡桂银找县扶贫办寻求资金支持,采取“811模式”种植,村民出土地和劳力占80%的收益,杨光华出技术和嫁接等占10%的收益,村两委参与管理占10%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以强带弱加快贫困群众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
  为了推广晚秋水蜜桃种植,胡桂银组织开了几次院坝会,但收效甚微,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许多懒汉成天窝在家里酗酒,幻想着等国家惠农资金来扶贫。
  胡贵银决定带领村两委走村入户一家一家拉家常、话发展。
  41岁的村民周义,家里有个10岁脑瘫女儿,四处寻医导致家贫如洗,但人很勤快,发展的愿望很强烈,在村里又有号召力。胡桂银和村两委决定推选周义为自管委主任,在村里成立的合作社打工种植晚秋水蜜桃。在周义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参与种植晚秋水蜜桃,种下了群众致富希望。
  2017年,周义家种植5亩经果林,还租赁20余亩土地种植烤烟,一年下来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还成为村里致富领头羊。
  如今,周义家在政府2万元新农村资金帮扶下,再加上种植收入建起了宽敞的新居,过上了幸福生活。
  目前,金星村在胡桂银的带领下,成功发展种植800亩大蒜、500亩烤烟、800亩晚秋水蜜桃和1000亩脆红李,产业扶贫带动群众实现脱贫的路子初步形成。
  “我们金星村正着力实施6333工程,即每户种植6亩经果林、3亩烤烟、3亩蔬菜、3头牛和3亩早熟马铃薯,到2020年实现人均1万元的目标。”胡桂银信心满满地规划着。
  “金星村一天不脱贫,我一天不脱钩,群众脱贫是驻村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也是一名驻村干部的光荣使命。”这是胡桂银在驻村日志上的誓言,也是他驻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