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宗局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
作者:毛庆松 时间:2018-05-04 阅读:264
本报讯(通讯员 毛庆松) 近年来,县民宗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族宗教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有效扶贫,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帮助少数民族户解决好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提高群众收入。2017年对11个民族特色村寨中的10个民族特色村寨重点在种植和养殖方面进行投入贫困人口专项扶持资金245.8万元,扶持贫困人口221户1142人。投入265万元,在石门坎社区修建民族文化活动室、补助农户修建圈舍、发展养殖产业,补助40户少数民族困难户建房,采取移民搬迁与就近搬迁等方式,扩大移民搬迁规模。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在民族聚居的村寨注重民族特色元素在规划布局建设上的规划运用。
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工作和扶持力度。推荐的龙街镇大寨村和秀水镇秀中社区入选国家民委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正在推荐哲觉镇论河村等3个村作为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和省旅发委第二批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继续在新发阿嘎村、石门乡石门坎社区、龙街大寨村等特色村寨投入,推进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使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有效带动全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全面小康。
开展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结合地域情况,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民族民间工艺技能培训、双语培训等,切实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决胜贫困、同步小康提供人才保障。积极配合省民宗委在石门乡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刺绣、种养殖业等培训,共培训6期600余人。
抓好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根据各村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地质地理条件,以特色村寨建设为平台,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把特色村寨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创建活动、与民族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与民族旅游经济开发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积极推进。研究发掘、收集整理民族文化艺术图标和民族特色建筑符号,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及维修装饰提供科学依据与文化艺术素材元素,营造浓郁的民族村寨特色氛围,在建设发展中彰显特色。坚持民族村寨建设与产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把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当地传统优势种养业发展融为一体,努力培育有特色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