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美了彝家村寨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8-05-14 阅读:206
彝族月琴,彝语称“弦子”“库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弹弦乐器,音箱圆形的称库竹、棱形的称八角琴,流行于贵州威宁、云南省楚雄、四川省凉山等地。
演奏时,琴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手指、竹片或牛角片弹弦发音。汲取三弦和琵琶的技法,弹、拨、挑、扫并用,并有双音、和弦、颤音、倚音、滑音等技法,音色清脆明亮。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民间歌舞和彝剧伴奏。
彝族月琴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取材有楸木板、水冬瓜木、香笋竹、弦线等。全琴由琴杆、琴簪、琴鼓、琴品、琴胆等6部分组成。
彝族是一个具有多元化色彩的民族,更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的音乐荡气回肠,舞蹈婀娜多姿,在乐器方面更有一套完整的系统。
月琴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日常生活男女青年的谈情说爱,这是在节庆日子,都少不了月琴的弹奏。尤其在节庆日子,小伙子弹着月琴,而姑娘们则和着琴声,或拍手或拉手,跳起优美的舞蹈,随着优美的月琴声,让自己的情感随之奔放,跳出彝族人民的幸福和欢快。

琴声响起来

三名彝族青年正在弹奏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