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5-15

纪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威宁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

作者:李云侠 李欢 陈武帅 夏超 杨静 唐爱梅 时间:2018-05-15 阅读:285


   5月12日14时30分,威宁三中警报声骤响,接到救援指令:威宁六桥街道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威宁自治县地震应急预案》三级响应机制,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立即集结,快速判定灾情,紧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约5分钟时间,三中参演师生全部紧急避震及疏散到位。集结在操场的各参加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的单位迅速整队,向“地震区”——六桥街道马槽井演练点出发。
  10分钟后,参演单位全部到达指定地点,并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交通治安、应急抢险、医疗卫生、后勤保障和避灾安置等工作小组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展开了自己的救援工作。
  武警官兵、民兵第一时间搭建好救灾帐篷,消防部门动用云梯车、消防车等设备,对“地震”房屋内的伤员和物资快速进行转移。公安部门组织队伍加强对地震现场的治安巡逻和交通管控,并对“假想犯罪行为”依法进行处置。卫生防疫部门一边抢救转移伤员,一边进行灾区消毒作业。物资调运、电力保障、灾情评估、志愿者服务、对外发布宣传信息等各项工作同步展开,演练现场有条不紊。
  参演领导及时到模拟救灾现场进行现场指导、慰问工作人员,听取参演队伍报告救援工作情况,检查紧急救援队地震救援装备情况等。
  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快捷高效地“救出”了被困群众和伤员。通过现场演练活动,提高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让广大群众掌握了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逃生方法和技能。
 

救援人员奔赴“救灾现场”


地震监测演练


武警官兵模拟搜救地震中被困人员


搭建救援帐篷


疫情防控


搜救被困人员


转移“伤员”


消防演练


处置“假想犯罪行为”


学生快速有序从逃生通道跑出


学生抱头在指定地点集中


为“伤员”包扎


救治“伤员”


电力抢修


水利抢修


通讯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