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帮扶带来别样人生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8-05-15 阅读:193
就业帮扶带来别样人生
——恒大集团暖心帮扶威宁助力百姓就业脱贫
记者 马召凤
在大方县中禾恒瑞公司第三育种场内,刚满18岁的赵庆荣正拿着笔记本,跟在老员工的身后一边听一边记。回想起来,赵庆荣到基地打工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但是这几个月,却成为改变赵庆荣甚至是赵庆荣一家人生活的几个月。
赵庆荣是恒大集团帮扶威宁通过培训推荐到大方县中禾恒瑞公司第三育种场内就业的第一批学员。
去年七月份之前,赵庆荣还是威宁一个四处打零工没有稳定就业的人员,过早走出校门的他,辗转在各个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再加上家中贫困,一个年轻的肩膀担负着厚重的压力,这样的情况一度让赵庆荣沮丧。然而去年的7月份对于赵庆荣来说,却是幸运的。原本在街上闲逛的他,无意中看到了恒大集团在街上进行就业培训宣传,于是,他便跑去报了名,成为了恒大集团帮扶威宁第一期吸纳就业培训班的学员。
在培训班,作为年纪最小的学员,赵庆荣学得格外认真,给培训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周的培训结束后,他被推荐到大方县中禾恒瑞(贵州)有限公司第三育种场工作,而这一干就是大半年。
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赵庆荣用刻苦学习弥补了自己业务上的不足,很快,赵庆荣就脱颖而出。仅仅一月时间他就转正了,工资也由原来的2400元涨到了4000元。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自己班组的班长。去年春节过后,赵庆荣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场长的信任,开始协助场长管理整个牛场。
“恒大集团吸纳就业培训给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在中禾恒瑞这样的企业上班,我真的很幸运。”每每说起他的这份工作,赵庆荣总是要感慨,自己遇上了好政策。
而同样是在中禾恒瑞的育牛场工作的张俊杰,和赵庆荣有着类似的经历,原本在浙江打工的张俊杰在经历了两年的打工生涯后,终于在去年8月份回乡,成为了恒大集团在威宁的第一期吸纳就业培训班学员。
持续一周的就业培训课,讲解课程多样,从就业现状到就业前景,从政策讲解到技能培训,从农村现状到产业思路……原本就是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张俊杰开始受到了不一样的就业教育。而和他一期培训的不仅有来自各个乡镇的贫困户、搬迁户,也有很多是和他一样在外打工归来的游子。每一天,看着那么多人和自己一样在大教室内学习和培训,张俊杰心里有了更多的笃定,学习非常积极认真。
培训结束后,张俊杰成功地走上了工作岗位,被推荐到大方中禾恒瑞育牛场上班。一听说即将开始的工作是和牛打交道,张俊杰心里开始窃喜,张俊杰从小生长的秀水镇高峰村,多年以来一直有生态养殖的传统,养牛是他从小就有的经历,这让张俊杰在养殖场内的工作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
在育牛场工作后,张俊杰在原来技术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学习养殖技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原本零散的养殖习惯渐渐变成有理有据的养殖技术,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张俊杰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渐渐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应付各种养殖问题的“小专家”。张俊杰所在的第十二育牛场有近千头牛,张俊杰还记得,他刚刚来到育牛场工作的时候,对于几十个人管理几千头牛还心存忧虑,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已经能够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了。
“这个平台给了我一个深入学习的机会,我现在在育牛场上班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等以后我不再这里上班了,我要回到秀水镇,自己开一家养殖场,带着我们村的养殖户一起搞养殖。”在育牛场的学习当中,张俊杰渐渐有了自己对工作和未来更为清晰的奋斗方向。
自去年7月份恒大集团通过吸纳就业培训帮扶威宁以来,一个又一个像张俊杰和赵庆荣一样的人通过恒大的就业帮扶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开始了崭新的人生,走上了学习技能、稳定就业、一家脱贫的道路。
截至目前,恒大在威宁共组织了17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6449人,推荐到当地产业就业和异地就业共6540人,人均年收入3.7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就业帮扶,带来的不仅是一份工作,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更是一份脱贫的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搬迁户开始有了稳定的就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