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5-24

小海镇“组组通”公路建设速写

作者:杨静 时间:2018-05-24 阅读:236


 
通组路建设现场

“要致富,先修路”。小海镇一直把道路建设放在乡镇发展的首位,从刚开始的“通村路”到现在的“通组路”,每一条路都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通组路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小海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引领了致富产业的发展,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对小海镇的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小海镇通村公路共7条,涉及13个村,里程为38.79公里,2018年全部竣工。通组公路135.879公里,涉及13个村(社区)76个村民组,目前路基开挖完成102公里,自然填隙达54公里,混凝土填充完成15公里。
  “三年前,这里还是土地,村民们进地种庄稼出来就是满脚甩不下的泥,特别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不仅方便了村民们的行走,还引进了江南果蔬集团在当地投资新建果蔬基地。”小海镇松棵社区副支书李宗海指着脚下的水泥路向记者说,“我们现在把这条路命名为‘观光路’,等以后大棚里的蔬菜长开了,大家就可以沿着这条路来看蔬菜了。”
  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脱贫增收的基础保障,一直受交通不便制约的松棵社区,现在算是疏通了道路的“血管”,村里正在大力实施通组路建设,争取早日让村中百姓脱贫致富。
  卯留勇是松棵社区堰塘组的村民,为了能早日脱贫致富,他在家门口建了一个小砖厂,可因为交通不便,他必须承担二次运输和搬运的费用,拉沙或者拉水泥都需要自己用小拖拉机一小车、一小车地二次往砖厂运。通组路修通了,大车可以直接到卯留勇的砖厂门口,他不需要再用拖拉机搬运了,省时、省钱、省力。
  “多谢政府能把我家门口这条路修好,通组路的实施,真的帮我们百姓很多忙,不仅只是行走方便这么简单,还让我们的产品最好最快地销往市场,脱贫致富有希望了。”卯留勇说。
  2017年9月,松棵社区开始实施通组路建设,涉及总里程11公里,现在已经实施过半,预计年底完工。
  “百姓们因为通组路改变了生活,不再受泥泞路的影响,出行方便,产业引进,看到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很开心。”李宗海说。
  走进小海社区,一条条通组路像灰色的长龙笔直地伸向远方。
  六年前,小海社区好一点的地方还能有一条砂石路,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只能从百姓家的地埂上走,出行极其不方便。
  通村、通组公路的修建,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还带动了他们的发展。小海社区村民朱芬芬是小海社区典型的贫困户,不仅家居住在组中心,交通不便,家里还缺少劳动力。在通组路没修之前,她运农产品去镇上卖必须使用木板车,不仅拉的少,自己还很累,收益也不高,每天她都在为生活愁眉苦脸。
  自从通组路修建完成后,朱芬芬家的生活条件改变了。现在,她可以利用大车把自家的农产品运出去卖,效益也变好了,经济收入比以前高了,她向脱贫致富迈进了一大步。
  “我们家以前想把包谷洋芋拉出去卖,真的不容易,每次只能利用木板车拉一点,不仅买不到什么钱,人也累很不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好了,路通了,我们不仅出行方便了,还可以大批量的把自家的农产品拿出去卖。”朱芬芬笑着说。
  据李贵宁介绍,去年8月份全面启动全村通组路建设以来,各项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今年6月份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