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好育人
作者:杨静 马召凤 时间:2018-05-24 阅读:369
夯实基础 好育人
——威宁八中(威宁南山中学)教学发展侧记
实习记者 杨静 记者 马召凤

朝气蓬勃的大课间

朝气蓬勃的大课间
站在威宁第八中学的操场上,学生们郎朗的读书声回荡在空中。塑胶跑道上,一群学生正在练习50米短跑和800米中长跑,每一张面孔都洋溢着笑容,整个学校都被学生的青春朝气笼罩着。
2014年11月10日,县人民政府与深圳南山区人民政府商议决定,由南山区和威宁合作共建一所学校,命名为威宁南山中学(威宁第八中学)。
现在的威宁八中是一所全日制、全封闭管理的寄宿制中学,校园占地228亩,建筑面积106633.3平方米,绿化面积52495平方米。
★★设施全 管理严
自2014年建校至今,八中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课间活动场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走进八中,漂亮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映入眼帘,校长高跃国介绍说:“现有教学楼3栋、学生宿舍6栋,科技楼、报告厅1幢,办公大楼1幢,图书室、学生阅览室4个,教师阅览室1个、微机室6个。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还建有标准化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共30个,24个标准仪器标本准备室。”
除此之外,八中还建有标准篮球场8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5个、乒乓球桌20台,体育馆2个,风雨操场1个,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1个和400米标准塑胶跑道1条,舞蹈、书法、语音、电化教室、通用技术、心理咨询室共70个。
健全学校基础设施只能在硬件上保证教学,教学和管理这样的软件设施才是学校最重要的发展保障。
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该校制定了《威宁第八中学教师手册》《威宁第八中学教师工作手册》《威宁第八中学教学研究工作手册》《威宁第八中学学生成长手册》等管理性手册来指导学校工作。
“我们学校除了在内部管理中制定了管理手册,还加强与各级部门、兄弟学校的联系,相互学习”。高跃国说。
八中还实行“校长统揽全局,副校长分管负责,职能部门具体指导、督促、落实,以年级为实体,以教学班为基层单位”的管理体制,并加强中层以上干部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注重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部门负责人的素质培训。
★★团队强 教学新
办学的关键,是看老师的总体素质和教学方法,威宁八中从建校开始,就注重培养老师的总体素质和创新教学方法。
据高跃国介绍,八中正在建设‘立体型’骨干教师队伍,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让45岁以下的教师,每人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专业发展计划”。35岁以下的教师每年参加全省举行的高三适应性考试,全校教师以当年的高考真题作为“寒假作业”,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
“教师组建后,八中从培训教师师德开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让每位老师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并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高跃国说。
教学方面,八中去粗取精,改良传统教学中死板、教条的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重视学生习惯、方法、能力培养,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方向,深入开展科学高效的教学研讨,使“重视学生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成长,互动渗透课堂”成为“教风”的一个重要部分。
八中注重学生学习实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现状,科学分配课时,要求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精神状态和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将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法引入课堂,把集中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学校还进一步优化音体美教学,办好大课间活动,让民族文化进大课间,努力发扬学校艺体资源的优势,促进学校艺体教学。通过加强音乐欣赏课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及鉴赏品味,开展多种文艺活动,发展学生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高跃国说。
威宁八中从建校开始,就秉承“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取得一方面的成功。”的办学宗旨,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并致力打造贵州省示范性高中。
威宁八中在教学理念和教师培训上努力走在全县前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主、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