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古树林(四章)
作者:古风 时间:2018-06-01 阅读:197
在古树林,独坐、仰望是最佳的姿势。
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古老的枝干、窜上跳下的松鼠、啁啾鸣叫的鸟群。
一个人坐在古树之间,犹如一枚刚破土的嫩芽。除了仰望,除了惊奇,还能做什么?
每一棵古树,都是智者。凝望古树,就是阅读智者。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诸子在这里集结。儒,释,道在这里融汇。
大自然的智慧,写在粗糙的树皮,写在遒劲的枝干,写在爬满树身的苔藓上,写在一枚飘落的枯叶里。
在古树林,不关乎生,不关乎死,不关乎虚名,不关乎浮利。每一棵古树,都在诠释着生命的哲学;每一枚叶子,都给人生活的启示。
把根深深扎进泥土,便会枝繁叶茂。笑面雨雪风霜,便能屹立千年。
在古树林,我最大的梦想,就是长成一棵树。
一棵古树的脉动
绕树三匝,停下来,让身心贴近古树。
那是一棵枯干的树,苍劲挺拔,直插云天,年代久不可考,苔藓遍布,满树沧桑。
古树体内,仿若有血脉汩汩流动的声音。
千年古树的脉搏,是否声如雷动,势如潮涌?
或者,这棵古树只是暂时歇息,把满树葱茏收归于内心?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重展新枝,再吐新绿!
古树内部,肯定潜流涌动,血脉自下而上,循环奔流。
贴近,再贴近——身心触及的只有风声,只有鸟语,只有树皮上的湿润与微凉。
任凭折腾,古树都像得道高僧,岿然不动,让你猜,让你悟。
也许,须是有缘人,方能了悟古树生命的真谛。
也许,一切都摆在那里,我却没有发现。
古树的气节
我不敢想象,一棵千年古树的一生。
遇到过多少风雨,多少霜雪,多少雷电,多少斧头,多少焰火。
能活下来,有很多因素,而气节必不可少。
有了气节,风雨催不折,霜雪压不倒,雷电绕行,斧头让步,焰火不敢烧。
有了气节,树的一生刚正不阿。
有了气节,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腐。
每次到古树林,都觉新奇,都有感叹。
我感叹的,不只是它们古老的生命、挺拔的身姿、度过的漫长岁月,也不只是它们粗壮的身躯。
而是自内而外影射出的气节!
人永远无法与古树比生命,却能与它们比气节。
生命有长短,而气节,却都能长留天地间。
无论是树,还是人。
攀附在树身的苔藓
或许,苔藓并不知道,大树终有一天会死去。
树身腐烂后,它将无所依附、枯干灭亡。
借你的高枝,炫耀我的虚荣。这是许多苔藓喜欢的生存方式。
这样的苔藓,随处可见。
盲目攀爬,梦想参天。却忘了自己没有真正的根,开不出花朵,也孕育不出种子。
在阳光里,这些苔藓想迎风吐翠,展露芳华。
呈现在春光里的,只是一块块病态的绿,伤疤一般凌乱在树皮上。绿得矫揉、造作。
在这些病态苔藓的眼里,那些选择阴湿土壤自立的同类,又会是什么模样?
林荫里那些苔藓,只需要丁点阳光,丁点雨水,就能兀自葱茏,就能彰显生命的智慧。
古树上的苔藓,会不会去理皮与毛之间的关系?
自力更生,是不是苔藓最佳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