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五里岗安置区:搬迁户温馨的家
作者:王德聪 时间:2018-06-01 阅读:2906
从威宁县城出发,沿乌撒大道或毛家山仅10分钟车程后,便来到一个叫五里岗的地方。进入五里岗工业园区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高耸入云的安置房。走进安置小区,道路宽敞笔直,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群众的幸福新生活已经开启。
新家新气象 新家新未来
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是威宁首批实施跨区域、跨乡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自2016年10月份启动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已有来自么站、二塘、斗古、云贵、大街等29个乡(镇、街道)1290户6500余人迁入居住,五里岗——已成为搬迁群众的第一个新家园。
这里,也是斗古镇中关村搬迁户马兴勇的第二个家。
2017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迎着小年的喜悦气氛,斗古镇26户10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乘面包车、中巴车从老家马店组来到五里岗集中安置点,31岁的马兴勇第一次来到新家的时候,一家人从牛栏江畔搬到五里岗新家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了。
从牛栏江陡峭的山路到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大道,从土墙房、柴火烧水做饭、早晚黄烟黑灶到设备齐全的厨房客厅,每每回忆起对新家的第一印象时,马兴勇总是笑着说:“搬迁好、搬新家满意、太满意了!”而最令他满意的就是女儿能够在安置区幼儿园就学。
据了解,去年3月初以来,威宁教育部门深入五里岗安置区逐户开展入学信息登记,结合五里岗小学、棒木社区小学就学情况,将搬迁户子女按照不同学年进行安置。截至今年3月6日,首批搬迁的群众子女已有300余人实现了就近入学。
“在老家,别说小孩无法上幼儿园了,就是读小学也要走四五公里山路。搬到五里岗,孩子上学不但可以座公交车,走路也只要头十分钟就到学校了,不但免费上学,还有免费午餐,政府还帮我们解决了书本费,国家政策真是太好了!”马兴勇道出了心里话。
在马兴勇家楼下,有一家卖蔬菜水果日用品的小商店,这家小商店是来自金斗镇的搬迁户刘财德租赁安置区门面开设的,小店除经营一些日用品外,还兼营油炸麻辣洋芋,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笔者在他的小店旁看到,刘财德正挽起袖子,熟练地清洗土豆,切块、油炸、出锅、拌作料,为顾客献上一份可口的油炸麻辣洋芋。
为方便安置区过往车辆洗车,马兴勇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创办了一家集洗车、汽车内饰、保养为一体的洗车美容中心。
去年10月,马兴勇的洗车场正式开业。该洗车场的运营,还成功解决了4名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凭借大专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马兴勇把打工积攒下来的15万元存款全部投入自己创办的小企业,成了五里岗安置区洗车美容中心最大的股东。与此同时,他还帮助老家一起搬到安置区的邻居设计创办了一家美发美容店,自开业以来,顾客络绎不绝。“后扶公司将门面优惠出租给我们搬迁户,还帮我们办理了相关证件,让我们直接经营,省去了很多成本。”说起后扶公司优惠租赁门面给搬迁户,马兴勇高兴不已。
回想起以前在外务工租房以及老家烟熏火燎的日子,看着崭新的家、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新生活,马兴勇总是情不自禁乐开了花,“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所有政策都在为老百姓着想,我们的生活改变还会更大,更加坚定了我们致富的信心,未来也更有盼头了” 。
搬迁群众有困难 后扶公司来帮忙
易地扶贫搬迁说到底是人的聚集产生了一系列服务需求的工作,面广琐事多,搬迁群众刚搬来,不适应新居生活,咨询就业、家庭及环境卫生、群众反映事情等诸多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时候,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产业有限公司也就成了搬迁群众服务咨询的首要对象之一。
今年3月,在县委组织部、民政局、移民局、五里岗街道办等的支持下,五里岗安置区欣园社区党支部正式成立,后扶公司投资110多万元修建了欣园社区服务站,并积极整合后扶公司就业指导部、经开区人社局等部门服务窗口,形成工作合力,让搬迁群众找到了有事可办、有难可求、有问题可反映的地方。
在后扶公司资产管理部,经理祖维平说起搬迁群众工作头头是道,副经理张石卫也不时加以补充,“从后扶公司成立到现在,仅一年多时间,我们公司的工作员走遍了每家每户,有的走上了四五遍,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搬迁群众的需求,为搬迁户办好事、办实事”。
据了解,从去年到现在,该公司在法人代表、总经理夏辉的带领下,先后完成安置区1290户搬迁群众窗帘安装、小区人行道、车行道进出口道闸门、伸缩门安装、社区服务站建设、住户单元防盗电子门安装、LED全彩显示屏安装、欣荣社区小高层二次供水提升等附属配套工程,总投资达300余万元。
如今,后扶公司员工越来越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搬迁群众的事都是息息相关,而自己的义务不仅仅是做好群众工作,更要引导群众关注政策、了解政策,帮助搬迁户寻找就业门路,让他们真正实现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作为后期扶持公司,其目的就是为搬迁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特别是要把搬迁群众创业就业、产业发展、资产管理等问题作为公司后续保障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为搬迁群众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岗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在一次员工会上,夏辉如是说,“有了工作,就能使搬迁群众安心住下来。所以,公司员工在走家串户的过程中,必须熟悉党的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搬迁群众宣讲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群众理解政策,把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搬迁群众身上,是全体员工义不容辞的义务。”
一年来,后扶公司把搬迁群众“安居乐业”作为公司工作的总思路,把密切联系搬迁群众作为切入点,把推荐引导群众就业、衔接就医、对接子女就学等作为工作突破口,积极打造一支敢管、会管、能管的“三管”员工队伍,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好、管理好,努力为搬迁群众做好各项服务。
“现在,我们搬迁户彻底告别了肩挑背磨的生活,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都是为我们搬迁群众2020年实现奔小康而服务的,而我们搬迁户,真正是国家政策的享受者,我们有信心做好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为我们搬迁群众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而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马兴勇喜滋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