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讲习培训为群众补充“精神食粮”
作者:臧锐 时间:2018-06-07 阅读:189
本报讯(通讯员 臧锐) 今年来,威宁进一步改进、完善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建设,为群众补充“精神食粮”,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提高思想认识。针对部分群众存在“庸、懒、等、靠、要”思想,参与脱贫、主动脱贫意识不强等问题,各级讲习所开展了农村思想教育讲习160余场次、创业励志讲习80余场次、“自力更生·勤劳致富”专题讲习1028场次,培训农民19.68万人次,大大调动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生产技能。针对部分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方式粗放、致富能力不强等情况,全县已开展种植类技能讲习培训4.43万人、养殖类技能讲习培训2.6万人、其他类技能讲习培训1.28万人。
抱团创业致富。针对群众生产经营单打独斗、抵御各种风险能力低、无市场竞争优势等问题,威宁通过“三级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全县628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了“村社一体”合作社,共组建了5454个自管委和24103个“十户一体”,发动群众种植马铃薯165万亩、经果林121万亩、烤烟30万亩、高山冷凉蔬菜85万亩、中药材30万亩,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建设乡风文明。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环境卫生差、旧俗陋习突出等问题,各级讲习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政策感恩类讲习360余场次、民主法治类讲习628场次、家训家风类讲习200余场次、团结和谐类讲习150余场次,培训农民8.3万次,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建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2.96万户,改变了群众生活环境,激发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提升干部工作水平。针对部分机关干部基层经验不足、不懂农业农村等问题,按照有关要求,全县39名县级干部、7910名结对帮扶干部、235名驻村干部通过“三进三增”的方式全面开展讲习,既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水平,又密切联系了群众,初步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