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6-08

大地写诗行 烟田景如画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8-06-08 阅读:206


 大地写诗行  烟田景如画
——云贵乡烤烟产业助力脱贫小记
记者 卯龙艳


  一直以来,烤烟生产一直是云贵乡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富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富民强镇的目标,依托全镇丰富的资源优势,借力上级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烤烟产业,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坚持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行动纲领,以“三到位”狠抓烤烟生产,不断增加烟农收入,壮大了镇域经济,成功打了个烤烟发展助农脱贫的翻身丈。
  初夏,云贵村烤烟规划种植基地里,一株株绿油油的烤烟给美丽的云贵村披上了一件靓丽的绿装。
  正在打脚叶的烤烟种植大户何开全自信地说,他种了几十年的烤烟,越种越好,产量翻倍。
  “我种了三十多年的烤烟,种植烤烟每亩地能捞回来的收益比种包谷洋芋好太多了,现在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原来的时候每株烤烟烤干后只有二两左右的烟叶,现在种的时间长了以后总结了很多经验,每株烟基本上在四两左右。去年和今年我总计下来,只要好好种、好好管,一亩烤烟收益基本在4000元以上。”何开全乐呵呵说道。
  种植技术好、烟叶产量高、收益有保障,尝到甜头的何开全不仅烤烟种的好,而且种植面积也是逐年递增,家里的经济收入渐渐增长,日子也越过越好。
  何开全今年种了30多亩烤烟,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烟的长势,今年他家光靠卖烤烟的收入就有十多万元。
  跟何开全相比,同村的烟农何开朝算不上是烤烟种植大户,然而曾经作为贫困户的他在精准扶贫好政策的扶持下,在他自己的勤奋努力下,靠着种植烤烟成功撕下了贫困户的标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何开朝说:“以前我家也种烤烟,但是种得不多,加上自己不会管理,所以也没给家里带来多少收入,生活比较困难。后来,2016年,我家得到了精准扶贫,国家给了些补助,村里也鼓励我多种烤烟,家里的条件慢慢改善了些。”
  2017年,何开朝家种了16亩烤烟,通过参加村里的召开的培训会、讲习会,加上自己的自学,何开朝慢慢掌握了科学种植烤烟的技术,种出来的烤烟质量得到提高,每亩地的收入达到3500元左右。2017年,依托烤烟种植,何开朝家已经脱贫出列。
  脱了贫,当然要致富。如今,何开朝不仅扩大种植烤烟的面积,还在家门口做起了买卖牲畜的生意,切实走上了两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今年栽了十多亩烤烟,空闲的时候我还做点生意,主要是买卖猪、牛这些。今天我都去买了两头牛,18000多块钱,过段时间如果牛价涨了我就卖出去,能赚一笔差价。以前穷的时候日子苦,现在越来越有盼头了。”何开朝说道。
  有了发展路子,致富就有了希望,何开朝打算在种烤烟、做生意的同时,还要发展经果林种植,把自己的荒山利用起来,多渠道抓收入。
  云贵村被誉为富裕的“烤烟村”,在村里像何开全、何开朝这样靠种植烤烟脱贫致富的百姓还有很多,其中244户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烤烟种植,是烤烟种植致富的典型村。
  云贵村党支部书记肖安霖说:“烤烟属于订单式农业,而且还买了保险,即使受恶劣天气影响,老百姓的损失也不会太大。所以,近年来,我们云贵村烟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所有烟农都在争着种、抢着种,种烟面积在不断增加,效益也不断提高,全村99%的农户都在种烟,而且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发展成了种烟大户。现在云贵村70%的人家依靠种植烤烟,买起了私家车,盖起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烤烟种植促发展,近年来,云贵乡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验收、统一收购等措施,引领广大贫困群众发展烤烟产业,积极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同时,全力加强对烟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烤烟的热情,烤烟品质得到提升,切实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据悉,云贵乡2018年烤烟种植面积19340亩,计划收购5万担,烟农增收7000余万元,实现税收收入1400万元以上。未来3年内,云贵乡烤烟种植面积预计增加到25000亩,达到人均种植1亩以上,力争发展成为全省第一优质烟种植大乡,依托传统优势产业为全乡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全乡2020年全面实现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