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推进人才机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8-06-08 阅读:308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近年来,威宁创新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引、用、留”一体化人才机制改革,刚柔并济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完善“引得进”工作机制。威宁打破常规引才机制,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他们搜集信息,牵线搭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人才引进人才”等方式形成人才汇聚的“蓄水池”。引进了10名高层次人才和43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6名党政人才到威宁挂职。
优化“用得好”工作机制。出台宽松优惠的政策措施,提供良好的事业舞台,让柔性人才能够真正感到有干头、有甜头、有奔头,增强人才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引进的高技能人才的带动示范引领下,引进更多高端人才,优化人才队伍夯实基础,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威宁工作。
健全“留得住”工作机制。威宁积极为引进人才创造能干事、干成事的事业发展平台,使个人的才干与事业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从而增强其事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创业创新、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重点加大对创业创新人才的投入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打造一支“流得动”,但“流不走”人才队伍。建立市场化的人才考核体系,突出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重在社会、群众认可,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真实客观反映人才的社会价值。威宁出台《中共威宁自治县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文件,分层次、大幅度为引进人才提供职级待遇、工资待遇、住房待遇等优惠。通过各种方式大力营造“重才、育才、引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营造有利于成长成才、创业创新的“能留人、能留心、能干事”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据悉,威宁县根据出台的《中共威宁自治县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按人才专业和学历分类,按照人才类别制定奖励机制,在编制职称、学习培训、住房、休假疗养方面给予特殊优待。还为引进的高端人才、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成员安排其家属工作,以优惠政策留住人才。仅2017年,县财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达320多万元。截至目前,威宁已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教师8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43名,柔性引进6名党政人才到威宁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