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声声战贫困
作者:陈武帅 许定华 时间:2018-06-11 阅读:298
擂鼓声声战贫困
——看威宁“五步工作法”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如何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陈武帅 许定华
春风行动急,威宁鏖战忙。
自省委2017年底提出脱贫攻坚“五步工作法”以来,威宁150余万干部群众紧扣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让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迅速落地生根,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扶贫等方面亮点纷呈。
产业扶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着力抓好政策设计》》》
5月21日,小满时节,在石门乡年丰村烤烟种植基地,市管专家董恩省在培训烟农种植技术时,还不忘教大家算好种植经济账:“种一亩苞谷洋芋除掉成本只有不到千把块钱的收入,而种植一亩烤烟可以挣两三千元,如果种植一亩白萝卜一年按三季计算,总收入不少于七八千元。”
在产业扶贫中,威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从全产业链着手研究,今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60万亩,大力发展马铃薯、高原冷凉蔬菜、苹果、畜牧业、中药材等山地特色农业,通过引进优强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来提升产业扶贫的成长性、可持续性,彻底改变祖祖辈辈养成的习惯,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
据悉,今年威宁将减少贫困人口6万人,实现3个乡镇减贫摘帽、90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在制定贯彻落实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大会精神21个配套文件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相关文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打好农村公路“组组通”、农村安全饮水、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健康扶贫等“八大战役”。
干部实施脱贫攻坚“轮战制”,着力抓好工作部署》》》
3月26日,威宁2018年选派轮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565人正式上岗,共组建了313个工作组进驻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工作不脱节、不断档。
“正是在一轮又一轮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我们村水通了、路通了、通讯通了、学校漂亮了、住房变好了,群众干劲十足,齐心协力发展产业,目前全村创办各种专业合作社12个,种植烤烟4000亩、竹柳3000亩、经果林500亩。”石门乡年丰村村支书陈大明谈起村里的变化,喜悦之情难掩。
年丰村的欣喜变迁,是威宁实施干部“轮战制”的精彩缩影。
据悉,目前威宁将全县39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八大战区,实行“县委常委包片、政府抓线、人大政协共管、部门包干、乡镇主战”模式,实施干部脱贫攻坚“轮战制”,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565人,组建313个工作组进驻313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以脱贫攻坚战为抓手,着力抓好干部培训》》》
初夏时节,走进石门乡女姑村2000亩蔬菜种植基地,大棚里的辣椒、西红柿、莲花白等蔬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刚从县里参加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回来的女姑村村支书马旭,正在大棚里给种植户传授种植经验。
据悉,女姑村蔬菜生态化栽培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引导农户增收脱贫。目前,该基地年生产蔬菜1万吨,产值达1000余万元,涉及流转土地的农户直接进入基地务工,直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30余人。
“我们村蔬菜能够种植成功,主要得益于对干部群众的培训效果好,让先进的种植技术得以落地。蔬菜基地实行生态化、规模化种植,无公害生产,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不断丰富了城乡居民“菜篮子”,推进了蔬菜产品均衡供应。”马旭高兴地说。
威宁每出台一项政策措施,对干部进行及时、全面、到位的培训,坚决做到不留盲区,培养一批示范带动产业革命的致富能手、田专家、土秀才,新型农民不仅要会种地,还要会算经济账、算成本账,引导群众转变种植方式。
截至目前,威宁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周末党校、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各类培训平台,采取领导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干部讲发展、能人讲门道的方式,培训领导干部419人,培训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565人次,培训村干部2300人次,开展各类讲习 1200场次,培训基层干部和群众 5.1万人次。
成立“春风行动”督察组,着力抓好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
“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排查有差距,有的职能部门问题线索排查不到位,报送的问题较为笼统……”
面对一些地方在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监督检查中遇到的难题,威宁纪委监委机关积极为群众诉求搭建“绿色通道”,有力推动了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目前,威宁成立多个督查组,围绕政策落实、宣传发动、物资储备、技术指导、建设进度等情况,采取实地核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对各乡镇(街道)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督查,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把督查中出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限期整改。目前已完成第一轮督查,根据督查情况对考核排名倒数的3个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倒逼干部主动作为抓落实。
“我们紧紧围绕‘组组通’公路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农村“三改”等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监察,从严查处扶贫政策不落实、资金项目不到位、责任落实不主动、帮扶措施不精准等问题和领导干部落实政策优亲厚友、扶贫资金截留挪用、项目申报弄虚作假、项目审批吃拿卡要、救助资金贪污侵占、惠农补贴虚报冒领等贪腐问题,持续转变干部作风。今年以来,共发现问题96个,立案46件,党政纪处分68人。”县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