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心谋发展 威宁教育谱新篇
作者:罗喜贵 洪波 时间:2018-06-12 阅读:347
上下同心谋发展 威宁教育谱新篇
——威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扫描
记者 罗喜贵 通讯员 洪波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整齐划一的大课间活动

学生在认真学习电路图

学生在学校图书室翻阅图书

教师招考笔试

远程信息教育进入农村学校
‘
学生综合素能培养

新生入学军训

学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艺术教育内容丰富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整齐划一的大课间活动

学生在认真学习电路图

学生在学校图书室翻阅图书

教师招考笔试

远程信息教育进入农村学校

学生综合素能培养

新生入学军训

学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艺术教育内容丰富
走进威宁各学校,一座座漂亮的教学楼呈现在眼前,校园里充满了勃勃生机……
近年来,威宁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教师素质提升,扎实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让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近年来,威宁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切实履行各级相关部门教育职责,威宁及时出台了《威宁自治县县级领导联系帮扶学校工作》《关于明确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县直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等相关措施,强化了各级各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全力推动教育工作开展落实。县委、政府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17年以来召开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县编委会共10余次,专题研究解决教育规划布局、经费投入、教师招聘及教育工程等相关问题。同时,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决定》《威宁自治县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着力谋划城区新建改扩建教育资源,建成后将新增学位4.7万个,总融资投资近24亿元。同时成立教育督导委员会,健全完善教育督导机制,长期开展各项教育专项督导和目标考核,切实推动全县教育优先健康发展。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威宁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基础建设、师资配备、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满意度得到了不断提升。
据了解,目前威宁已为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接入30兆光纤网络、村级完小接入20兆光纤网络,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村级以上学校均建有图书馆(室),同时分别为中学建有理、化、生实验室183个,小学科学实验室324个。
近几年来,全县累计投入经费13815.2万元,用于安装“班班通”5405套;累计投入经费3585.3万元,用于配备图书1184045册和音体美器材及实验仪器。在此基础上,今年还投入了18090万元经费,用于学校进一步配备完善班班通、计算机、实验仪器、音体美卫器材等教育教学设备,同时融资11760万元进一步补充相关所需设备。
据统计,近三年来,威宁各级各类学校“物防”建设共投入经费300万元,“技防”建设监控设备共投入经费3000万元,投入经费8500万元新建、加固校园围墙21.25万米,投入经费5000万元对200所学校进行了校舍维修。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内涵发展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内涵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威宁严格按照“按编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聘任教师,并全面改革教师管理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教师“编制集中管理、人员按需调配”的教师动态管理体制,逐步探索“联校制”“协作制”教师交流模式,促进了城关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优秀教师的交流,推动城乡学校互帮互促,资源共享,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
据了解,2014年以来,威宁以专任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为主补充小学教师741名、初中教师2089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0名,外县调入141名,全县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得到了大力提升,城乡学校教师队伍差距逐步均衡。通过强化教师培训,全面完成国家、省、市培训任务,并着力从县、校两个层面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做到教师年度全员培训全覆盖,仅2017年全县教师培训平均学时就达到了129学时,教师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加强骨干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全县已有县级骨干教师254人,市级骨干教师468人,省级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等50人。
不仅如此,威宁还建设了2所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对全县教师开展校本培训,使全县师资力量得到增强的同时,还进一步示范引领了全县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全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目前,全县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有力推进,大课间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素质教育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效果突出,教育教学质量总体上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据统计,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8.25%,小学六年巩固率达101.5%。
●关爱特殊群体 打造平安幸福校园
为切实保障困境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儿童享有同等就学权益,威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严禁学生择校择班,严禁学校办重点班、实验班,小学毕业生实行整班移交到初中,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同时,严格执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两纳入”政策,让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公办学校就读。据了解,威宁2017年以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7.25%。
以此同步,威宁全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法制宣传、走访联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活动,及时发现、追踪高风险留守儿童,对辍学的耐心劝返,对监护差、无人监护的及时落实监护责任,创建了石门乡女姑小学、黑石头镇大桥小学等4所“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市级示范校”,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保障制度,确保“三残”少年儿童入学全部纳入“两免一补”范围,全面落实特教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并采取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三残”儿童少年入学权益。目前,全县中小学已实现阳光少年之家和亲情聊天场所全覆盖,“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1.06%。
不仅如此,威宁还着力打造一批管理规范、符合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的“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工程,让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同时进行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将学生营养餐粮油肉米及蔬菜统一集中采购,确保每天每生供应一个鸡蛋,切实改善学生饭菜营养,让农村寄宿制学生在校“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学得用心、乐得开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威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正在不断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个个令人鼓舞的成绩。展望明天,威宁教育事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