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8-06-12 阅读:206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今年以来,威宁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水平,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攻坚行动。按照保障水平不降低、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放松的原则,组织开展2018年度城乡低保提标核查工作。通过核查农低保新纳入符合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13314户41430人,取消不合符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11813户30072人。2018年全县农村低保标准由去年的3528元/年提高到3876元/年,城市低保标准由去年的532元/月提高到570元/月,较2017年分别提高9.9%和7.1%。截止5月底,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5956户130162人,共下拨低保金9897.25万元。共核查出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救助粮1.74万人,下拨救助粮109万斤。
进一步提高特困供养标准。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标准由2017年的691.6元/月提高到2018年的741元/月,并按照能否自主吃饭、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厕、室内自主行走、自主洗澡等6项指标综合评估确定照顾护理标准。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集中供养人员、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半护理人员和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全护理人员的供养标准由2017年的280元/月、420元/月和560元/月提高到2018年的588元/月、882元/月和1470元/月。截至5月底,全县共有特困供养对象 3226户3331 人,共发放供养金1117.5万元。
深入开展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作。今年初威宁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威宁自治县城乡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作方案》,把对城乡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作为精准扶贫、兜底脱贫的切实举措,兜住因大病、子女就学及其他突发事件而导致特别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当前,威宁2017年度城乡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作已全面完成,本次救助共发放救助金2690万余元,单户救助最高为5万元,惠及全县4764户特殊困难家庭。
加大易地移民搬迁户等特殊群众的扶助力度。为易地移民搬迁户7526人一次性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28.90万元;为52112户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代缴电费284.9万元;为12.33万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144.24万元;下拨乡镇临时救助金502万元;救助急难对象55户,发放救助金43.9万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23户,发放救助金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