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6-13

新民村有了“新变化”

作者:陈美群 李玉荣 叶启伟 时间:2018-06-13 阅读:559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聚焦贫困村”大型纪实专题系列报道(51)
新民村有了“新变化”
——访新发乡深度贫困村新民村
记者 陈美群 李玉荣 叶启伟


农民在辣椒种植基地里除草

 
  六月,走进新发乡新民村,深深浅浅的绿构成了一幅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乡村美丽画卷。
  沿着通村公路走进村庄,一幢幢蓝色琉璃瓦的农家房屋在青山绿野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一条条新修的通村、通组公路蜿蜒伸向山里人家。在辣椒种植基地里,农民正在弯腰劳作。劳作的农民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新民村,是新发乡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辖6个组410户19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1户753人,精准识别后贫困发生率为37.72%。全村耕地面积少,地理切割深、坡度大、土地破碎贫瘠,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自然村寨,环境恶劣成了新民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回顾过去,新民村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基础设施差、人居环境差、没有产业可发展成了百姓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如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这个偏远、落后和贫穷的村庄有了新变化。
 
★★脱贫第一步 先修“致富路”
 
  “出行难,难于上青天。”
  新民村年长的村民这样描述过去的交通状况。
  “我们这儿在以前,想上趟街要爬几座山,走几个小时的路,实在不容易,种出庄稼想运出去卖很难。没想到我这么大岁数还能赶上国家的好政策,住上好房子,有好路走,眼看家门口这条公路就要修好了,我心里高兴,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啊!”新民村杨家湾组93岁的老人张国民感慨地说。
  农民要脱贫致富,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的一步,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先修好“致富路”,这是新民村老百姓最普遍的共识。
  全县交通大会战启动实施以来,该村抓住乡村公路建设的大好时机,积极投入公路建设。目前,龙新三级公路和新民村村级活动场所至石口子长4.3公里的“组组通”公路修建正在火热进行。龙新三级公路贯穿新民村5个组,公路投入使用后将铲平多年来困扰村民发家致富的“障碍”。(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