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超吉:奋斗的青春最美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8-06-13 阅读:215

管超吉参加颁奖典礼
8年时间,他和同事测量验收了通组路和串户路2800余公里,让300余个行政村619000余人出行不再靠人背马驮;8年时间,他和同事累计完成验收了交通、文体等各类项目2000余个,涉及资金5.35亿元,成为村民交头称赞的“过得硬”惠民工程。
他是同事公认的“工作狂”,他是群众眼里执拗的“督查者”,他就是2018年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威宁财政局PPP项目中心主任管超吉。
同事眼里的“工作狂”:8年时间每年下乡超过100天
盐仓镇大路村,曾因茶马古道穿村而过而得名,几年前毕威高速也从大路村飞驰而过,这个以大路村而得名的寨子却没有一条像样的通村路。
“以前出行全靠人背马驮,晴天灰蓬蓬,雨天泥汤汤。现在好了,一事一议项目帮我们村解决了出行难题,还修建了156个卫生厕所,191个沼气池,投资260万元的生态畜牧养殖已投入使用。”盐仓镇大路村苏大爷高兴地说。
苏大爷称赞的一事一议项目,就是威宁财政局工作员管超吉做了8年的事情。
2007年,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后,管超吉被分配到威宁果蔬站工作,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管超吉刻苦学习、吃苦耐劳、勇于实践,每一项工作都圆满完成,这为他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贵州省开始推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威宁被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试点县,管超吉成了 “一事一议”办公室的一员。
从此,管超吉与“一事一议”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学习文件、查找资料,经常加班到深夜,从项目的规划上报、开工实施、竣工验收到办理决算,每一个细节都要掌握,成了同事眼里的“工作狂”。
“一事一议项目修建的通组路串户路等项目,占用村民少许土地或者厕所之类的是没有财政补贴的,需要村民召开群众大会自己协商解决,极少数村民不同意的需要多方做思想工作,因为项目可以帮助村民解决出行难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管超吉回忆说。
8年来,在实施一事一议项目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管超吉带领着同事们经常到项目点督查指导,平均每年下乡时间超过100天,督促工程进度,查看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马上整改,确保每年项目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2009年,威宁“一事一议”项目全部通过省、地两级的验收,威宁的试点取得成功,获得2010年度的整县推进。
认真执拗的“督查者”:验收的项目精确到1分米
“一事一议”项目是民生工程,管超吉在验收过程中,不怕烈日暴晒,不怕雨打风吹,用脚步丈量道路,他参与验收的“一事一议”项目通组路甚至精确到分米。
在验收过程中,管超吉发现用普通皮尺丈量道路误差大,于是他从网上购买先进的测路距仪器来测量,不但方便携带而且测量精确度高,误差可以精确到1分米以内。
“在金钟镇大营村验收一事一议项目通组路和串户路时,管超吉和同事一天测量道路超过了20公里以上,吃住在村里,来来回回测量让他脚底板都磨起了水泡,但他晚上用盐水泡泡脚第二天又开始工作。”说起管超吉,同事小朱满脸的敬佩。
管超吉常说,要把项目建成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工程,要建成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群众好不容易修建一条出行的路,就要让质量得到保证。
8年来,正是由于管超吉的执拗认真,在管超吉的带领下,威宁累计完成交通、文体等各类项目2000多个,其中修建通组路、串户路共2800多公里,院坝硬化28万平方米,文体活动广场建设130多个,完成总投资53500多万元。项目覆盖了39个乡镇(街道)300多个行政村,工程受益130000多户619000余人。
“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大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同步小康添砖加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工作突出,管超吉连续4年被单位考核评为“优秀”,先后荣获全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毕节市“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如今,管超吉是财政局ppp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负责协调PPP项目的整体推进工作,积极协调发改、国土、环保、住建等相关部门,发挥专业特长,为威宁PPP项目的大力推进做贡献。
“目前,已落地实施的项目2个,已入财政部信息平台进入采购阶段的项目4个,但作为全省14个极贫县之一的威宁,智慧医疗建设、草海综合治理、新城区路网建设、乡村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领域项目工程都需要政府、社会资本的深度合作,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助推威宁脱贫攻坚的步伐。”管超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