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村有了“新变化”
作者: 时间:2018-06-13 阅读:185
(上接1版)
新民村不仅道路基础设施加强了,村里的其它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户能喝上干净清亮的自来水。原来打个电话要上山到处找信号,现在手机信号网络全覆盖,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才说,新民村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配套越来越好了,在种植基地建起了灌溉所需的蓄水池。目前,正在修建辣椒烘干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打破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干群同心 产业脱贫有信心
“抬头一寸天,低头三尺土。”
新民村的土地破碎,不但坡度大,而且贫瘠,该如何发展产业?这成了新民村的一大难题。
长期以来,老百姓种植玉米、洋芋已成为一种习惯,落后和传统的种植模式制约了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如何在农业产业发展中走出一条新路,扶贫干部和村“两委”带着群众是这样走的。
在新民村高海拔区域种植马铃薯青薯9号400亩;中部区域种植400亩烤烟、400亩核桃、150亩板栗;低海拔区域种植150亩辣椒。新的产业发展为村民们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就在农户急需要种植技术帮助之时,市和县派驻的扶贫干部们撸起袖子、卷起裤脚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果蔬种植,传授种植技术,领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转,一时间新民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
时下,新民村低海拔区域的150亩辣椒已开花结果,种植基地里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烈日下的辣椒种植基地,扶贫干部黄聪正蹲在地里指导农户如何给辣椒抹芽,辣椒地旁边站着一位女孩,黄聪告诉记者,那是他的女朋友,他们已有3个月没见面,女朋友支持自己的扶贫工作,从四川省来村里看他。
“单位派驻的时间2017年9月份就满了,是我主动请求留下来,因为我还想在这里为老百姓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很多老百姓没有脱贫,他们还需要我们。”黄聪说。
在新发乡,像黄聪这样的扶贫干部很多,他们走在新发乡脱贫攻坚工作最前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
截至2017年,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已有1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在铲平交通“障碍”和打破产业发展“瓶颈”的同时,新民村还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产业兴、生态美”的美丽村庄。
“新民村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已经打响了,无论如何,到2020年也要让全村脱贫出列,实现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刘纯稳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