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调减调出“好钱景”
作者:陈美群 时间:2018-06-25 阅读:325
玉米调减调出“好钱景”
——威宁调减玉米种植发展高效农业助农增收致富记
记者 陈美群

农户在为软籽石榴修枝梳果
威宁,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
长期以来,玉米种植一直是农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占据农作物种植的一半以上,由于玉米的经济效益不高,制约了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自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以来,威宁紧盯全年减少“贫困人口6.2万人、3个乡镇摘帽、90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任务,全面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产业革命风暴,并牢牢把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推行“五步工作法”,积极推进产业革命。
数据显示,今年全县调减玉米种植60万亩,将调减下来的耕地种植马铃薯10万亩、蔬菜5万亩、中药材5万亩、猕猴桃1万亩、苹果17万亩、核桃12万亩,其他经果林10万亩。
目前,马铃薯喜获丰收,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经果林长势良好,中药材丰收在望,玉米调减真正为农民调出了一片“好钱景”。
马铃薯喜获丰收
时下,走进雪山镇,放眼望去,连片马铃薯种植基地郁郁葱葱,农民正在地里采挖一膜马铃薯。
“今年我家的马铃薯丰收了。”雪山镇妥打村建良组李锦红一边捡挖起来的马铃薯一边笑着说。
李锦红告诉记者,他家有15亩土地,以前一半以上种苞谷,今年全种马铃薯了,村里面告诉他种一膜马铃薯效益很好,就试种了9亩,现在一亩可以挖5000斤左右,好的马铃薯市场价1元钱1斤,一亩地有5000块钱左右的收入,算起来比种苞谷划算。
在雪山镇,像李锦红家一样马铃薯喜获丰收的农户很多,大家对调减玉米种植马铃薯这一做法非常认可。
据了解,雪山镇今年调减玉米种植30000亩,将调减下来的耕地种植马铃薯和苹果,目前马铃薯已喜获丰收,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经果林长势良好
近日,在羊街镇双河村,眼前呈现的是一片葱茏飘绿,满目苍翠入画而来。
深入田间地头,记者看到连片的软籽石榴花开满枝,有的已长出小小的果实,果农正在给石榴树修枝、梳果,软籽石榴种植基地里还套种了马铃薯、辣椒等经济农作物,一派农业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羊街镇自‘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以来,大幅度调减玉米种植,全镇调减玉米22000亩,根据实地勘察土壤和气候,将调减下来的耕地种植软籽石榴、蔬菜、经果林、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羊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羊街镇将调减的耕地用于种植苹果11600亩、石榴1200亩、核桃7600亩、花椒1000亩、板栗600,在经果林种植基地里套种马铃薯12000亩、辣椒4600亩、蔬菜4000亩、党参700亩,真正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良好局面。
“刚挖起来的洋芋在地里就卖了几百斤。”正在软籽石榴种植基地里挖套种马铃薯的周成军高兴地说。
周成军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4亩多软籽石榴,在石榴地里套种了马铃薯和辣椒,今年每亩地套种的矮秆农作物能有3000块钱左右的收入,现在又看到自家地里的石榴树开花挂果,心里更是欢喜。
蔬菜产业蓬勃发展
六月,雨水滋润,被誉为“蔬菜之乡“的玉龙镇和平村,千亩连片蔬菜焕发出勃勃生机,一眼望去,蔬菜在阳光下绿意盎然。
“菜和人一样,哪里舒服就喜欢生存在哪里。”和平村村支部书记王怀应指着一大片进入采摘期的辣椒向记者打了个有趣的比方。
王怀应的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王怀应说,和平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难得的蔬菜种植基地,不种蔬菜种玉米真的可惜了,和平村2018年进行大面积的玉米调减,在玉米调减的耕地里种上了多个品种的蔬菜,现在第一季蔬菜已进入采摘期,农民在尝到“甜头”后对玉米调减纷纷表示认可。
“我家今年种了4亩辣椒,每亩地可以种1300株, 每株辣椒平均能卖6元钱,一亩地能有7500元左右的收入,这季马上收完了还可以种第二季,算起来比种苞谷收入高很多,销路也没有问题。”和平村和平组王怀俊一边摘辣椒一边笑着说。
据悉,玉龙镇今年调减玉米种植14000亩,将调减下来的耕地种植蔬菜6500亩、花椒4000亩、苹果3000亩,花卉500亩。
目前,玉龙镇的蔬菜产业真正成为了农户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中药材丰收在望
仲夏,走进“中药材之乡”哲觉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的中药材基地。近年来,中药材真正成为哲觉镇老百姓的“致富良方”。
数据显示,该镇种植中药材31000余亩,今年调减玉米种植35000亩,调减下来的耕地其中14300亩用于种植中药材、经果林2200亩、马铃薯6000亩、烤烟3000亩,辣椒3000亩,其它蔬菜6500亩。
在哲觉镇大桥村,中药材种植占据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中药材已成为该村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
“种下苞谷几十亩,不如几亩中药材。”这是现在大桥村农民在传统农业种植向经济农业种植转变后共同发出的心声。
“我家去年土地多部分都是种苞谷,只种了1亩当归,然而一亩当归就买了6000多块钱,苞谷一亩就只有1000块钱左右的收入,今年我家把所有的地都用来种中药材了,这样收入高,致富也快。”摸到致富窍门的大桥村大桥组村民夏成国乐呵呵地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致富。
记者通过深入各乡镇实地采访发现,玉米调减确实为农民调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和一片大好“钱”景,威宁真正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