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6-26

山村蜕变焕新颜

作者:夏超 岳刚 唐爱梅 时间:2018-06-26 阅读:211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聚焦贫困村”大型纪实专题系列报道(64)

 
山村蜕变焕新颜
——访大街乡深度贫困村坪上村
本报记者 夏 超 岳 刚 唐爱梅

  如今的大街乡深度贫困村坪上村,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群众脱贫的根本之策,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造血”功能,为全村百姓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灯光之下话民生
 
  坪上村一组是该村的中心组,是该村集体活动场所的所在地。
  今年4月份,该组新装了63套路灯,村里的夜晚变得明亮起来。村民们便像往常一样,白天忙完农事,晚上又开始聚集到村委会办公楼前的院坝里拉家常。
  村支书管洪宇常常趁这个时候和村民们聊全村的产业发展。
  “今天我们邀请了省规划设计院,在全村5个组进行村庄产业规划,准备在一二组种蔬菜,在三四组种蔬菜和经果林,看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6月15日傍晚,管洪宇又召集村“两委”和附近的村民商讨关于产业发展的事情,在场的群众纷纷响应。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划片区种植,争取早日完成全村产业结构调整。二是重新修订村规民约,更好地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服务。三是村委会牵头利用好咱们村的合作社,帮助大家规避产业调整可能带来的风险。”
  “只有做好这三件事情,才能更好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才能让群众更加放心地种植中草药助力脱贫攻坚。”管洪宇说。
  坪上村海拔高,贫困面广。两年前,坪上村仍以种植玉米和土豆为主,经镇党委政府和挂联单位多次到该村实地调研,发现该村适合发展中草药及蔬菜产业后,村委会试种了10亩金铁锁,和20亩四季豆,去年收入8万余元,村民看到了产业种植带来的收益,纷纷加入到种植行列中。
  去年,坪上村决定示范打造中草药和蔬菜基地。不断宣传、动员及帮扶坪上村村民,大力支持坪上村民发展产业种植。
  目前,坪上村一组家家户户都种蔬菜和中草药,两种产业多的农户种植达8亩,少的则种了半亩,“种植投入比较大,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对于劳动力不足的家庭,村‘两委’班子还组织全村党员帮助他们种植中草药。”
  坪上村社保员邱教和经常参加村上的产业调整“晚会”。
  在聊到坪上村产业发展情况时,邱教和一脸兴奋。
  “我以前从事运输行业,收入不高。现在终于明白在好政策的支持下,只有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种植方式才能发家致富。我们两口子都回到村里从事中草药种植了,目前种了金铁锁(独钉子) 3亩多。我还经常去合作社学习种植技术,不仅可以将自己种植的中药材管理得更好,还可以指导我们村里的人。”
 
调整产业出新路
 
  坪上村目前实施辣椒种植200亩,花椒500亩,猕猴桃50亩,中药材(半夏、金铁锁)100亩,种植板栗500亩,产业发展初步迈入正轨。
  据村支书管洪宇介绍,近年来,坪上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村社一体合作社为依托,把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带动全村199户贫困户770余人脱贫致富。
  发展产业是该村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今年,该村村“两委”成立了坪上村昌盛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把致富能人吸纳进来,引导村民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大力发展新产业。
  “咱们村以村社一体合作社作为依托,重点推进户均发展5亩马铃薯、4亩蔬菜(大蒜、辣椒)、3亩经果林(花椒、板栗、核桃)、2头牛、有1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四短一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到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实现全面脱贫。”管洪宇说。
  近年来,坪上村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调出了村民的积极性,还调出了经济效益。
  村民李明凤今年50岁,11亩土地流转给村里合作社种植辣椒,土地流转费每亩初步定为450元,李明凤今年即将获得4950元的土地流转费。“年纪大了,家里的地种包谷洋芋已经种不起了,不如流转给村上,在合作社产业基地里务工轻松很多,不用操心肥料和劳力,挣不操心的钱。”李明凤高兴地说。
  不仅如此,该村25贫困户还通过12000元的扶贫资金、特惠贷、教育资助扶贫及恒大培训就业,摘掉了贫困“帽子”。
  贫困户李章友是其中的受益对象,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今年他养了1200多只鸡,还种植了8亩花椒,目前李章友的鸡已开始出栏,陆陆续续卖了3000多元。
  “以前我们家一直种玉米、洋芋,但产量不高,也不好卖,所以,从去年开始养鸡,顺便种植了3亩花椒。”从效益来看,李章友觉得还是种植花椒和养鸡比较划算,今年又种了5亩花椒。
  “我经常跟群众说,想要脱贫就必须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必须激发内生动力。”管洪宇说。
 
筑牢阵地谋发展
 
  目前,坪山村的通组路已建成3.3公里,覆盖了一组和三组,其他组的通组路建设启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下一步,村“两委”还打算联合村民修建通水管道,保证产业用水。”村支书管洪宇介绍说。
  管洪宇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全村的安全饮水和产业用水,该村村“两委”打算从该村五组的水源点引进水源,在该村二组的地盘上建成蓄水池将水源分流到其它三组。
  谈到引水和修路,管洪宇相信有村“两委”这个集体阵地在,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近年来,坪上村还致力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村集体阵地,目前该村新建的村集体活动场所设施齐全,并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4人,今年还发展积极分子3人。
  同时,该村还通过充分利用村集体活动场所,坚持党建统领,大力开展脱贫攻坚讲习,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培训致富技能等。据统计,目前该村共组织宣讲12次360人,积极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党章党规和相关重要政策作为首要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作为坪上村做好各项工作的“主心骨”和“定盘星”,提高坪上村民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集体阵地的作用。
  另外,该村还新建了村级卫生室,配备卫生员2名,保障群众卫生健康条件,切实改善了群众看病难的现状。
  如今的大街乡坪上村逐渐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