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6-27

创业致富后,他们开始公益之旅

作者:李玉荣 陈红 时间:2018-06-27 阅读:193


 创业致富后,他们开始公益之旅 
——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街道分会扫描
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陈红

  6月19日,盛夏时节,走进位于五里岗街道的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街道分会办公室,但见环境整洁,窗明几净,一缕缕阳光照射进来,给人暖洋洋的感觉。
  2017年8月16日,在团县委和五里岗街道的支持下,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街道分会成立。
  在不到一年的时光里,协会发展风生水起,会员已达300人。目前,协会已经成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温馨家园、创业乐园、发展田园。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协会会长、监事长、副会长、理事和一个个会员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最好诠释。
 
马永波:做好企业,壮大协会
 
  马永波是土生土长的五里岗街道白岩村民族组人。他除了是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街道分会会长之外,还是三家企业的负责人,算是一个有作为的青年。
  然而提起这些年的发展,马永波感叹,一路走来其实不容易。梳理马永波的创业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成功只属于不断努力的人。
  2001年,马永波从初一辍学了。当苦口婆心劝不回马永波去学校认真学习后,父母亲再三深思熟虑,决定让马永波跟随其舅舅跑大车,从威宁拉锌块到云南平远街去卖,一边学学驾驶技术,一边学学如何做生意。
  回忆起这段生活,马永波动情地说,7天一个来回,苦啊!一个苦字,让马永波感悟良多,或许他明白做生意不容易,赚钱更不容易。
  2004年,马永波家除了还在继续运营从威宁到昭通的客车之外,还取得了从威宁开往二塘镇的客车运营权。
  2007年,根据发展形势和要求,马永波在其父亲的支持下,投资50万元成立了威宁县金龙客运有限责任公司。至此,马永波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企业。
  在客运企业的发展中,马永波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培养和强化安全责任。截至目前,公司车辆已经从16辆发展到120辆,带动300余人通过承包经营权、驾驶车辆等发家致富。
  在客运公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车辆如何修理摆在了马永波的面前。马永波想,假如有一个自己的修理公司,这对于客运公司的发展,无异于锦上添花。
  于是,2015年马永波果断把握发展机遇,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威宁卡斯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经营汽修、物流等业务,目前已经解决了40人的就业问题。不但方便了自身企业的发展,还方便了广大修车客户。
  马永波不止在“车”上发展。近年来,随着威宁城市大跨步发展,建材家装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2010年,马永波投资50万元,成立了威宁联塑门窗厂,经营门窗加工,目前解决了20人就业,为威宁城市的发展写上了自己的一笔。
  马永波表示,正在计划在五里岗产业园区建立一个白萝卜加工厂,通过加工萝卜,助推壮大威宁白萝卜产业,助力威宁脱贫攻坚。
 
马永帅:从开拖拉机到驾驶挖掘机
 
  马永帅是五里岗街道中塘村人,今年42岁,是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街道分会理事长。
  1993年,马永帅从五里岗中学初中毕业后,踏上了社会大学的这道门。他买来一辆拖拉机,拉煤炭到处卖;后来,手头有点积蓄后,他鸟枪换炮,把拖拉机换成了农用车。再后来,他不满足于现状,直接把农用车换成了大货车跑长途,上贵阳下昆明。
  马永帅不断换车,其实是他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每一次换车,其实是他人生的一次次蝶变。
  时间一晃到了2007年。这一年,马永帅把车换成了一台小型挖掘机。
  “那时候,威宁那种挖掘机不会超过五台。”马永帅回忆,那时候,哪里有活去哪里干。“先后在黑石头、海拉等乡镇干过,最远的到过赫章的一个乡镇去干过。”马永帅说。
  “生意好的时候,一年赚百把万不成问题,一般情况下,一年赚二三十万。”马永帅说。目前,马永帅拥有4台挖掘机。
  “党的政策好,没有社会的发展,我也不会有今天。” 富裕起来的马永帅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
  这么多年来,马永帅通过教授驾驶挖掘机,先后带出了20多个亲戚邻居踏上了致富之路。马饶、马闯等还先后当上了老板。
 
马敏伦:从收购包谷洋芋到挖掘机老板
 
  马敏伦今年43岁,是五里岗街道中塘村人。目前是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街道分会副会长。他的成功,依旧是不断努力和把握机遇的结果。
  马敏伦回忆,小时候家庭条件相当差,住的房子都没有。为了改变家庭经济条件,马敏伦16岁就踏上了做生意的道路。
  收购包谷洋芋,马敏伦做了6年。这6年间,哪里有乡场,马敏伦起早贪黑往哪里赶,风里来雨里去,马敏伦一点一点地不断改变着自己。
  贩卖牛马,马敏伦做了三年。马敏伦回忆,去赫章纳雍毕节,走路来走路去,一趟要四五天。有时天不亮就出发,有时天黑了还在路上。
  马敏伦一点一点地积累着发展资本金。2017年,他果断抓住商机,花数百万元,购买了4台挖掘机和2辆大货车,开始向各种建设工程延伸发展触角。
  马敏伦还向建材、肥料等市场进军。
  目前,马敏伦已经从幼年的一无所有逐步发展到当前的“无所不有”。
  马敏伦说,一人富裕不算富,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才是富。作为从一个穷孩子走过来的人,马敏伦感触良多。
 
单相宁:从打工仔变成创业者
 
  单相宁今年35岁,是哈喇河镇人,也是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街道分会会员。
  2001年,单相宁离开家乡远去广东打工。然而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四五年的打工生涯间,单相宁没有赚到钱。
  2006年,单相宁回到家乡,从马永波的威宁金龙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承包了一辆中巴车经营,专跑威宁——中水一线。不料这一跑,单相宁跑了10余年,也赚取了第一桶创业金。
  “特别是凝冻天气里,车辆最难驾驶。”单相宁说,每到冬季气温极低的情况下,天不亮就起床烧火烤发动机,实在太辛苦。
  四五年前,单相宁开始谋求新的发展。2018年,单相宁在五里岗产业园区创办了钢化瓷粉厂。
  目前,单相宁还在斗古开办了一个分厂。
  下一步,单相宁还计划在海拉、秀水开办分厂。
 
做公益:协会一直在路上
 
  6月5日,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分会到羊街镇一社区52家精准贫困户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向贫困户每户分发一袋大米和一瓶食用油
  “帮扶工作是一项解决贫困群众实际问题的工作,在物质上帮助的同时,还要给与他们精神上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马永波说。
  朱明光63岁,妻子十多年前因病去世,儿子6年前也因病去世,儿媳早已改嫁,留下3个孙子与自己相依为命,一家4口的生活开支就靠老人辛苦种地,收入及其微薄难以维持生计。
  “感谢他们的帮助,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朱明光高兴地说。
  “像朱明光这样贫困的家庭还有很多,虽然我们不能帮他们解决太大困难,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帮他们解决眼前生活上的小困难,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就能温暖贫困群众的心。”马永波表示,威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五里岗分会今后要将公益活动作为协会工作的常态化,同时将积极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对接,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