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越调越优 规模越调越大 效益越调越好(上接1版)
作者: 时间:2018-06-27 阅读:187
(上接1版)以夏秋大白菜、结球甘蓝、莴笋、白萝卜、胡萝卜及花菜等蔬菜为主的夏秋蔬菜基地;以小白菜、茼蒿、莴苣、菠菜、芹菜及葱蒜类蔬菜为主的城镇专业蔬菜基地。
当前,威宁正在以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名优特产蔬菜为辅,向100万亩以上、产量突破300万吨、产值30亿元的规划目标迈步,逐步建设成蔬菜产业强县。
★★300万亩经果林:红红火火香满园
时下,走进炉山镇炉山茶园,数十名采茶工人的手指在茶树间上下翻飞,正在采摘新茶,到处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成为威宁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7万余亩,投产茶园面积达4.1万亩,总产量达350吨,总产值达6000万元。区域内贫困户每户平均种植茶叶2亩,种茶农户人均增收3910元,带动贫困人口0.91万人。
茶产业是威宁300万亩经果林发展的一个缩影。
核桃产业和苹果产业是威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经果林,威宁300万亩经果林正在快速发展中。
★★50万亩中药材:中药飘香农家富
几年前,海拉镇颇有发家致富本领的村民管仕七,带领当地群众,靠种植党参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成为乡亲眼中的中药材种植致富大王。
如今,在管仕七的带领下,海拉党参的种植面积从当初的数十亩发展到13000多亩,覆盖1621户贫困户8106人;亩产值从最初的两三千元,一路飙高到10000元左右。
在威宁,这样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致富典型举不胜举。
近年来,威宁按照 “市场导向、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质提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类实施、规模发展,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中药材种植业,逐步形成集产、学、研、企一体化的中药材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了全县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威宁35万亩的中药材种植目标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正向50万亩的目标努力。
★★30万亩烤烟:黄金叶里寻富梦
时下,走进羊街镇双河村烤烟种植基地,一棵棵烤烟长势喜人,一个个烟农正在为烟苗除草,青枝绿叶间,农家的致富希望越来越触手可及。
近年来,羊街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各村组实际,通过“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种植烤烟4700亩,助力烟农增收致富。
这是威宁发展烤烟产业的一个镜头。
时下,行走在威宁大地,一个个烤烟种植乡镇,长势良好的烤烟即将掀开一片增收致富新风景。
烤烟是目前丢不得的致富产业。在烤烟产业发展中,威宁狠抓烟地规划落实,强化烟叶政策宣传,加强苗床管理和壮苗供应,扎实抓好大田移栽、管护,以及烘烤和收购工作,确保烤烟产业带民增收致富。
今年,威宁计划种植烤烟260553.08亩,收购烟叶52万担,上等烟比例63%以上,上中等烟比例95%以上,预计担烟均价1350元以上,烟农总收入7.3亿元以上,实现烟叶税收1.5亿元以上。
★★50万头肉牛:圈美牛肥好赚钱
时间回拨到5月30日,从澳大利亚漂洋过海而来的1268头纯种安格斯牛陆续到达威宁。目前,这群牛已分别到双龙镇高山村凉山顶组和石门乡女姑村牧场组的肉牛养殖基地安家落户。
这是恒大集团帮扶威宁发展养殖项目的一个镜头,也是威宁发展50万头肉牛的一幕。
据了解,截至目前,恒大集团已帮助威宁建设肉牛养殖基地12个,养殖规模将达5000头以上,覆盖全县2138户贫困户10321人脱贫致富。
目前,威宁持续推进肉牛扩群增量项目、粮改饲试点项目和恒大养殖项目,正在向50万头肉牛产业目标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