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7-03

“七一”有感

作者:许如龙 时间:2018-07-03 阅读:239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至今已经走过了风雨九十七年,回望党史,心中百感交集,看盛世豪情喷涌,于是将点滴所感整理,献给“七一”。
  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方知我们从哪里来;展望未来,实现理想,方能考验党员初心。
  一段里程,一座丰碑。我们党历经九十七年的风雨苍桑,从一个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新生革命党,发展到今天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核心力量。九十七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洗礼,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不屈抗争,在逆境中壮大,举起右手、告白初心,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内外交困的困境中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魄,在挫折中奋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用发展诠释政治纲领,用业绩凝聚亿万民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在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中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誓言和决心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富强,在创新中勇立潮头,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九十七年奋斗历程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勇于奋进的党;是富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党;是能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党;是扎根于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九十七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昭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真实写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当下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正处于重要节点和关键时期,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破解瓶颈,打开局面迫在眉睫,在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应该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更应该有实现自我,服务人民的决心和勇气,所有党组织应该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诠释初心。
  使命呼唤担当,担当承担使命,方知我们到哪里去,真抓实干、敢于攻坚,方能检验何为继续前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明奋斗的方向,催促我们拼搏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当下我们面临最紧迫的任务是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未脱贫人口、未出列贫困村脱贫问题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正处在探索起步阶段,各种问题迎面而来,使命在前,担当有我,各党员和党支部应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指引下,始终同党中央一起,统一意志、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当下出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和未来。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方知我是谁,为了谁。
  习近平总书记谈中国梦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家国命运同我们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亿万家,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正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要求下,我们从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建设和提升上着手,以“两学一做”为抓手推进党员教育与培养,以“三进三增”、“三大兴”为契机践行群众路线,提升党员素质,以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健全党组织班子、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平台不断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还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破坏团结、阳奉阴违、做两面人,当两面派等问题。部分党组织依然存在工作作风软弱涣散,能力不够,形象造势、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阻碍了我们的前进的步伐,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生于和平年代的人们应时刻回望历史,记住我们的幸福是千千万万党的英雄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怀有感恩之心,感恩于党,忠诚于党,作为党员应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工作,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各党组织应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气神不足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作风不硬朗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能力不强的问题,着力解决思想封闭、因循守旧等问题,以便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回顾历史,我们豪情满怀,备受鼓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我们一定要增强发展的自信、跨越的自信、小康的自信,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按照各级党委的思路和目标,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党的建设工作,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选定的终点”。
  所有的辉煌都伴随着苦难,所有的梦想都倾注着希望。社会的发展进步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思想的一次又一次解放,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与时俱进的探索与思考。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做改革前进的基石,矢志不渝不忘初心,矢志渝解放思想,矢志不渝大胆前行,才能够把党的建设不断推向新的台阶,才能够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