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沟村来了个工程师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8-07-06 阅读:233
克沟村来了个工程师
——记恒大帮扶龙场镇克沟村工程师孙帅
记者 马召凤
在同事刘斌的记忆里,那是他第一次看见孙帅红了眼睛。龙场镇克沟村地处偏僻,手机信号不太好,往往接打电话都要不停地在不同的地方移动才能接收到信号。刘斌知道,但凡孙帅高兴地拿着手机往外头走的时候,肯定是远在陕西的女朋友打来了电话。然而,这一次,接完电话的孙帅却红着眼睛,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房间。
他被分手了。
因为远距离恋爱以及总是因为没信号而打不通电话。持续了近一年的异地恋终于还是结束了。
其实,早在2017年4月份来到恒大的时候,孙帅的女朋友就表示了不同意。“非得去那又穷又远的地方干什么?”而在这之前,孙帅已经是中建四局第六公司的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好,离家近。过着周围人都羡慕的白领生活。但是当恒大集团招募扶贫毕节的年轻队伍时,孙帅还是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投身到扶贫建设的队伍当中。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知道贫穷有多么可怕,有这样一个机会,我想去试试看看能不能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人生活过得好一点。”在孙帅的劝说下,最终家里人同意了他的这一选择。
尽管出身于农村,来到毕节之后,孙帅还是被眼前的贫困所震慑。以前,他知道的毕节都是通过新闻上看到的,那些贫穷的镜头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有所触动,但是毕竟相隔遥远,而如今,当他作为一个帮扶者走进一户又一户贫困家庭时,他原本设立好的防线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崩塌了。
克沟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耕地稀少且土壤质量不高,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小学及以下文化人口占全村总人口80%以上)。收入来源单一,全村村贫困户达195户951人。眼前的贫困让孙帅震撼的同时,也给了他帮扶贫困的力量和决心。
经多方协商和考察,公司决定在龙场镇克沟村建立肉牛养殖基地,拟建牛场50亩,规模500头西门塔尔优质肉牛,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8岁的孙帅也正式成为了牛场的责任工程师。
工程开工建设的那天上午六点,天还没亮,雾气环绕整个工地,气温低得能清晰看见说话时吐出的白气,整个村子都还在沉睡,孙帅就已经起来了。孙帅一大早就起来重新盘算一遍,看看施工材料够不够,天气情况行不行……
同事周永鹏说,28岁的孙帅不仅能吃苦,而且为人宽容有担当。周永鹏说起孙帅时一脸佩服。原本,周永鹏和孙帅同住在龙场镇街上,周永鹏负责河块村的帮扶工作,孙帅则负责克沟村,两人每天从镇上下来共用一辆车。然而两个村子相隔较远,刚开始都是周永鹏开始把孙帅送到克沟村然后自己再开车去河块村,这样下来周永鹏每天就要多开近两个小时的车子。孙帅看在眼里,最后决定常驻工地。
来自中建五局的蹇益红,今年37岁,作为施工方,他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赞不绝口:“我走过那么多工地,最佩服的就是这个小伙了,明明可以安心地坐办公室当白领,偏偏要来这偏远的地方吃苦受累;明明可以住条件好得多的宿舍,就为了节约路上那点时间,就非得跟我们一起挤在这艰苦的几人间里。”他说:“别看他表面文文静静,平时跟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的,干起工作来可严厉了,要求我们必须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完成进度,若是有谁偷奸耍滑了,小伙子可不客气,私下也没把我们当外人,对我们挺照顾。”
工作中,积极向上的孙帅总是能传递正能量。然而,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的时候,身边的同事却总能看到他一个人坐着愣愣地发呆。从西安到威宁,这中间不仅是1200多公里的距离,还有过年过节只能遥望远方灯火的孤独以及逐渐走散的爱情。
“本来今年都要结婚了,可是我在这里,经常打不通电话,她年纪也不小了,家里人催她,我不怪她。”说着,孙帅又红了眼。然而,面对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孙帅知道,要是遵从家里的意思回家,他会后悔一辈子。
“我见不得这里老百姓那种质朴的笑容,很温暖也很扎心。”留下来投入帮扶工作,这或许就是孙帅口中所说:“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别人理解不了的执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