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多举措助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作者:赵琴 时间:2018-07-12 阅读:162
本报讯(通讯员 赵琴) 为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人民群众共有生态产品,实实在在提高群众生态获得感,威宁多举措实施治本控源,加快工业企业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大力推进全县城乡清洁能源使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动实施清洁生产,抓实“护蓝”工程,确保达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抓工业污染防治。根据2017年重点行业污染源达标评估结果,对工业园区外等重点排污企业实施监控,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施治理整改,对工业大气污染源实行清单或管理模式,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坚管执法,确保重点行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深入推进石化、印刷、汽车喷涂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快推进加油站、双层油罐改造,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唤用低毒,抵挥发性有机溶剂。
加强重污染管理,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和生产。禁止高污染燃料燃烧。严格散煤燃烧管控,禁燃区禁止销售、使用煤炭、石油等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要取缔经营性燃煤炉灶;推动城市清洁能源使用。以居民家用散煤和中小型燃煤设施为重点,加快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逐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新增天然气保障居民生活或禁燃区内用于替代燃煤;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扎实推进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升级改造污染防治设施,提升环保水平,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有序推进,“千企改造”工程实施和相关工作落实,减少污染排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开展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不审核不达标的企业根据职责责令停产整改等;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在厂区内需要使用汽车的企业中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等,减少燃气排放,建设绿色厂区。在公交、城市出租、环卫等行业和行政机关内自用车等推广使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积极采取财政补贴等综合措施建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机制。
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加强产业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严格控制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积极推进重点领域规划水平。规划环评未经审查的,规划内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受理。未通过环评文件审批的新、改、扩建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据悉,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工能局还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强化工作指导,重点加强对控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管理和指导,提高各乡镇和企业污染物防控能力,为威宁生态文明建设,保护青山绿水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