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7-16

尴尬的“制服”

作者:邓招能 时间:2018-07-16 阅读:210


  那天晚上,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工作的照片,顿时炸开了锅,连潜水多年乃至一面之交的人也突然冒了个泡,纷纷来“踩”我。一时,让我喜忧掺半,甚是尴尬,尴尬归咎于照片中我穿的一身“制服”。
  “老同学,这么多年没联系了。你不愧是我们班的优秀干部,管理城市啦!来贵阳时电我一下,我开车去接你,我们好好的聚聚,喝两杯,知道你在校时酒量不好,现在肯定是海量咾!”留言:还是当年的老狗。
  赵高来电:“老同学,你不是在公安系统上班吗?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跑去那边啦!”
  “这……不是,我之前没有编制,为了解决一个编制嘛,就一次又一次的参加考试,折磨去折磨来,就离乡背井地来这边,混口饭吃了。”说实话,这个职业当初我也不看好,也是无奈之举。
  哦!是这样啊……
  记得刚上班时,办公室接到电话投诉最多的就是关于环境卫生脏乱差、秩序混乱的投诉。“喂,城管局吗?我们小区的垃圾几天都没有清运了;开发区路口摆摊的把路都堵死了,你们管不管;广场舞大妈的音响吵得小区不得安宁,你们管不管……”更有人连野广告贴到他家门上也要投诉城管,是城管没有管到位,要让城管买单。网络时代,关于城管的舆论更是被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推波助澜,“城管”二字硬是被贴上了“暴力”的标签,“城管工作”就是“暴力执法”是“打手”,“城管人”就是穿着一身制服的“流氓”。
  是啊!城管的工作看似就是提起扫帚、拿起铲子扫垃圾,就是撕野广告、赶小摊贩,就是拆人房子揭人瓦片,就是爱管闲事又做不了大事,总之就是费力而不讨好。要是概括现在城管的形象,就一个字“差”。
  可是,我选择当城管丢人了吗?我穿上城管制服就成了无素质的“暴民”了吗?我做了城管,我的职业就低一等了吗?
  看到有的同事一下班就脱下制服,换上便装。时不时的,听同事谈起这事,要是穿着这身制服走在街上,那熟人看到了多不好意思。你看人家其他单位的制服,代表了整个职业的尊严,穿起来看上去显得格外帅气、潇洒,咱们这身制服穿上就成了一个清洁工,与“黄马褂”没什么两样。上班时间着制服变成了遵守工作制度,成了8小时的规定任务。部分同事,对穿制服感到难为情,不愿穿,不想穿,不想过多的暴露自己是城管人。不难看出,他们当中少部分是对城管这份工作感到沮丧,没有激情的。
  身正不怕影子歪。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当误解和诋毁如潮水般向我们肆意涌来,本来就冲刷了我们扫净的那一偶街区。当他人看到的还是城管工作的表面,还不完全了解城管工作的实质时,我们更应该树立自己的形象,为自己代言。其实,城管工作和其他职业一样,对多数城管人来讲,也只是一份赖以生存的普通工作,不同的是城管面对的被管理对象大多是社会底层群体,城管工作职责职能所在与其他职业不同而已。
  这些天,在城管工作微信交流群里,县城区各社区的支书、主任第一时间将身边的环境卫生、综合秩序等问题拍照发到群里,我们不停互动,相互支持。神奇小区占用公共场地停放了一年多的“僵尸车”被穿着制服规范执法的城管队员依法清理,赢得了管主任一个大大的赞;火车站桥下的路灯不亮了,市政部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亮化了城市,得到了刘支书两个大大的赞。我们工作的照片被支书、主任们转发到朋友圈,得到了市民的支持与理解……我注意到,骄阳下梯子上的那身制服也是那么的耀眼。此时,他们会如何看待如何评价照片中的“制服”呢?
  近年来,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已拉开序幕。随着城管执法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随着智慧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设,随着“强转树+服务+管理+执法”的稳步推进,随着“721”工作法的不断深入,随着城管执法队伍不断正规化规范化,社会对城管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必然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城市管理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也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人民城管为人民,城管工作得到了更多群众和市民的认可和理解,城管人可以自豪地对周边的人说我是城管。上传朋友圈的图片,不会“尴尬”,只会更加帅气、潇洒、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