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获“心”生
作者:马召凤 朱莹 时间:2018-07-18 阅读:288
重获“心”生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项目让患儿重获新生
本报记者 马召凤 通讯员 朱莹
再次见到杨娇红,她比三个月前整整胖了一圈,不仅如此,和三个月前的内向、胆怯相比,此刻的杨娇红大方、自信,见到我们的时候甚至能用不错的普通话和我们说话。
她仿佛变了一个人。
这三个月发生了什么呢?对杨娇红来说,这三个月里,她完成了生命里的一次“心”生。
今年4月11日,广州军区总医院心脏外科专家到威宁开展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义诊活动,杨娇红是今年威宁筛查出的51名患者之一。几天后,杨娇红顺利来到广州军区医院开展了手术。
在此之前的11年里,杨娇红的病成为她家头上的“五指山”, 把这个贫困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
“发现这个病的时候,她才那么高。”50岁的父亲杨文富一边用手比着杨娇红的身高,一边趁我们不注意偷偷地揉着眼睛。
杨文富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自从杨娇红3岁的时候检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之后,他就再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这11年里,杨文富先后去过昆明、广州等地,一边打工,一边带着杨娇红四处医治,盼望能找到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治疗方式,11年过去了,杨文富跑了无数的医院,带着杨娇红吃了各种各样的药,却始终负担不起高昂的手术费用。
杨文富已经记不清到底在杨娇红治病的问题上花了多少钱,他只知道,夫妻俩在外打工的所有积蓄,除去给其他几个孩子读书生活花销外,全部都用到了杨娇红的身上。
这11年里,夫妻俩眼看着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一点点变了模样,皮肤愈来愈黑,性格越来越内向,到了后来,连路都走不稳了。当杨娇红第一次因为走不稳路而跌倒在家门口时,这位父亲偷偷地抹了无数次眼泪。
到了今年年初,杨娇红连从客厅椅子上走到家门口十步不到的距离都已经变得困难起来。每走一步,杨文富都在后面提心吊胆,害怕这个病了十多年的孩子忽然倒在眼前不再醒来。
这些年里,杨娇红忽然就晕倒在眼前的情况并不少见,最近一次晕倒是今年4月11日,广州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到威宁开展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义诊活动心脏病筛查现场,杨娇红又一次毫无防备地晕倒在地,脸色发青。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杨娇红,脸色发黑,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开口说话,却含含糊糊说不清楚。看到周边站满了人,她显然有些害怕。”给她治病的医生说。尽管这些年里随着父亲去了很多地方治病,杨娇红依然内敛不愿多说话。
现场筛查之后,医生对杨娇红的病情表示了担忧,并建议尽快进行手术。基于杨娇红的病情严重,团县委及时联系了广州军区总医院为杨娇红开通了绿色通道。几天后,杨娇红一家在团县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广州军区总医院。
杨娇红的手术很顺利。
杨文富的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手术救了杨娇红,同时也救了杨文富一家,不用再支付高昂的手术费用,这让压在这位老父亲肩上的担子一下就轻了。
“全部医疗费用近20万,我们家出了一点生活费,其他的基本全报销了。”对于杨文富来说,近20万元的手术费用足够压垮整个家庭。所幸,此次项目由农村合作医疗先垫付医疗费用,检查费用由广州军区总医院全部免除,剩下的部分费用由爱幼童心工程出资帮助,最后,杨文富一家只出一些生活费用。
“全部下来就花了不到两万块钱。”杨文富很感激,让他们一家提心掉胆11年的病终于得治。
如今,3个月过去了,杨娇红从医院回到了盐仓镇么站村的家里。她获得了新的生命,当然,也开启了崭新的人生,这份崭新的人生对于杨娇红来说,是从读书识字开始的。
今天,杨娇红一边养病,一边让弟弟教她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而父亲杨文富也在一边帮她张罗着进校读书的事情,对于这个14岁的小女孩来说,曾经不敢奢求的进校读书开始一步步变得真实清晰起来……
在威宁,像杨娇红一般的家庭并不在少数。一户又一户的家庭通过帮扶政策重获“心”生,开始了新的生活。
广州军区总医院和爱佑华夏基金会于2012年设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项目以来,在威宁共有417名符合手术治疗的患儿得到了成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