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村庄喜迎清凉夏天
作者:唐爱梅 时间:2018-07-20 阅读:196
干旱村庄喜迎清凉夏天
——龙场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惠民生见闻
实习记者 唐爱梅
喝上一口干净、卫生、方便的自来水,是元坪村几代人共同的夙愿。
元坪村位于龙场镇西南面,海拔高、山地多,且“人住在高处、水流在低处”,村民用水十分困难,有些住得离水源地远的村民,每天要花上1个多小时来回走上2公里的山路去挑水。
据元坪村村支书李利伟回忆,村民们挑水的地方并不是出水的水井,而是雨水季节低洼处形成的小水滩。等候的村民常在水滩旁排起长队,人多水少,时常发生争吵。且这种“靠天吃水”的饮水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天气,容易发生旱灾。
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们盖起了小平房,建起了水窖,开始喝“房顶水”。
“喝房顶水”,这在龙场镇乃至威宁县境内的很多地方都很常见,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就是靠这种引水方式来解决日常饮用水问题的。
“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是把附近低洼处的积水、接下的雨水在水窖里简单沉淀后直接喝,水质差,闹肚子是常有的事。”村民吕志学回忆道,以前走亲串友发现别人都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时,心里羡慕得不得了。
现在,吕志学看着自家院坝里刚安装好的水龙头,想着以后也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心里特别高兴。
回顾元坪村过去的用水方式,从一开始喝水滩积水到修建水窖收集雨水,从用摩托车拉水到如今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用水方式的不断改变,是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健全、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更加幸福的一个缩影。
2015年,龙场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个,涉及9个村。2016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5个,涉及16个村。2017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涉及5个村。2018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4个,涉及29个村。2018年实施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
目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经基本覆盖全镇32个行政村。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不仅让农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干净、健康、负担得起的生活饮水,在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等方面都有了保障。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村发展产业的信心与底气。
“以前喝水靠背、靠挑、靠摩托车拉,费力得很,人喝水都成问题,更别说发展产业了。”青友村村主任文富保一语道出干旱村庄的种种心酸。
但这一切都在有了自来水后开始发生改变。
今年2月,青友村村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村主任文富保说:“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养猪、养牛的人多了起来,一家养两三头牛,一年能增收1万多元呢。”
今年,青友村种植苹果树500亩、核桃树200亩、花椒400余亩、青薯九号马铃薯1100亩。
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产业的蓬勃发展,让34岁的返乡青年文友军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
文友军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但每一次回家,他都能发现家乡发生了喜人变化。他笑着说:“在外面打工,一个月能挣到3000元左右,但是收入不稳定,有的时候运气好有活做,有的时候半个月甚至1个月都没有活做,又脏又累还存不下钱。现在村里条件越来越好了,赚钱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文友军在苹果基地里务工,负责给苹果树浇水、修剪枝叶,每天有100元的收入。
在用水收费问题上,青友村专门召开村民大会,确定每月每户保底收费5元,这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
文富保笑着说:“现在家家户户都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百姓很满意。”
这个夏天,因为自来水修通,龙场镇许多干旱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