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8-02

坪上村来了个“新书记”

作者:周星 时间:2018-08-02 阅读:502


 坪上村来了个“新书记”
——记大街乡坪上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志勇
记者 周星

  坪上村地处大街乡东北面,距离乡政府驻地8.2公里,属于市级深度贫困村,同时属于威宁全县8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7年9月26日,草海管委会选派李志勇作为大街乡坪上村“第一书记”正式入驻坪上村,开展帮扶工作。  
  俗话说得好:“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的堡垒,在县直机关工作多年,李志勇深知一个好的党支部对一个村级发展的重要性,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将“抓党建促发展”作为驻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李志勇刚到坪上村时,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威信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党组织涣散。进出村只有一条路,东高西低、坑洼不平、污水横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该村村民原来多以种植玉米为生,贫穷的生活一度让村里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妇。
  初来坪上村,李志勇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走村窜户了解村情民意上,通过走访,坪上村基本“轮廓”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坪上村全村区域面积13578亩,其中耕地面积7120亩,林地面积5126亩。全村辖坪上、虎山、碉楼、白岩角、新发5个自管委和28个“十户一体”、15个自然村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99户770人。全村目前共有党员24人,年龄最大89岁,最小35岁。李志勇发现坪上村留守人员以老人、妇女、儿童居多,党员整体年龄偏大,组织生活形式和载体比较单一,基层组织建设薄弱、返贫现象突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等问题。
  针对村里存在的问题,李志勇与村两委同志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和研究,对村里党建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完善,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发展积极分子3人,充实加强了后备干部力量。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打造集体阵地,目前新建的村活动室已修建完毕,正在准备添置投影仪、办公电脑等办公设施,新建便民服务大厅、厕所、小食堂、绿化美化集体阵地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同时,该村还充分利用脱贫攻坚讲习所,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培训致富技能等。
  在李志勇的带领下,坪上村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党支部,落实到每名党员身上,不仅为全体党员列出了“体检表”、立起了“正衣镜”,也为坪上村管村治村提供了基本遵循——通过抓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集体管理的热情,让群众成为管村治村的当家人。
  今年年初,坪上村还开展了述职评议,所有党员向群众代表述职,再由群众代表评议,不合格的党员要主动向党支部检讨。与此同时,坪上村还突出抓好民主管理,由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共同酝酿、讨论、表决村情村务。村里花的每一分钱都由群众说了算,决策民主化、财务公开化、权利透明化。
  李志勇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多种形式走访查看,广泛征询群众意见,谋划了“54321”的发展思路,即:户均5亩马铃薯,户均4亩蔬菜(大蒜、辣椒),户均3亩经果林(花椒、板栗、核桃),户均2头牛,户均有1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现在,村两委成立了村社一体“昌隆胜”种养殖合作社,以合作社为核心带动,引导村民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优化农业结构。目前,该村已种植花椒500余亩,中药材种植200余亩,猕猴桃50亩,合作社流转120余亩土地种植辣椒,实现玉米调减500余亩。同时,该村还依托坪上村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本地土鸡林下养殖。
  “小李书记很能吃苦,到村半个月就跑遍了每个村民组,现在村里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人。他不仅带领我们发展,还给我们带来了思想。”坪山村党支部书记管洪宇说起驻村书记李志勇,话里话外满是敬佩。
  与此同时,李志勇还带领坪上村一班人按照“组组通”三年大决战的部署安排,抢抓机遇积极对接协调上级相关部门,着力推进坪上村通组路建设。截至目前,该村规划建设的5条通组路已完成建设1条,其余通组路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同时,组织村民召开动员会推进通寨路和“两硬化”建设,目前已经启动了两个村寨的道路建设,完成了1500平方米的“两硬化”建设。此外,坪上村还启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饮水工程将覆盖五个村民组,饮水工程完工后将切实解决老百姓吃水难的问题。
  “老百姓很朴实,帮他们解决困难他们就会很高兴。”  李志勇告诉记者,他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下一步,他将带领坪上村干群着力改变老百姓的生活卫生条件和习惯,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