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8-02

29年守护“草海”——访草海巡护员刘广惠

作者:李云侠 马召凤 时间:2018-08-02 阅读:408


29年守护“草海”
——访草海巡护员刘广惠
 本报记者 李云侠 马召凤


刘广惠在在刘家巷水面巡查


刘广惠(右)和他的同伴在草海周边收运垃圾


刘广惠在其巡查的片区内拍摄的黑颈鹤


刘广惠在其巡查片区内拍摄的刚出壳的黑水鸡

  7月,盛夏草海清凉。
  清晨6点,无需闹钟,刘广惠翻身起床,穿戴好后,拿上撑船的竹竿踩着漫天朝霞出门了,而他身后的家——大马城社区刘家巷依然在安适的沉睡中。
  今天的第一个巡查目标依然是刘家巷鸟类夜栖地。
  刘广惠边走边说:“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撑船到海子里看看保护区的情况。不去看看,心里头一整天都不踏实。”
  从刘广惠家出门过了马路就是草海湿地,刘广惠带着记者上了他的小木船。
  刚划船进入草海不到10米,刘广惠就提醒我们看旁边的芦苇丛里有一窝野鸭蛋。话音未落,行船旁边一条“调皮”的小鱼“扑通”一下跃出水面。
  刘广惠说:“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事,隔人户这么近,早被破坏了。”
  近年来,草海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从“人进湖退”到“人和鸟欢”,从中央到地方都下了大力气。
  威宁更是紧盯“山青景美、人和鸟欢”的目标,大力推进草海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源头上加大草海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全力以赴推进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与保护。
  刘广惠就是较早一批踊跃加入草海保护的“环保卫士”。
  1989年,20岁的刘广惠主动申请,成了一名草海保护的义务环保员(2015年后改称草海巡护员)。自此,开启了他与草海“明珠”数十年如一日“相恋相守”的故事。
  刘广惠常说:“草海就是我的家,鸟类就是我最亲爱的家人,我离不开它们”。
  因为这份热爱,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刘广惠,长期热衷于鸟类保护、识别,成了自学成才的鸟类识别高手和鸟类摄影的一把好手。
  在草海保护区巡护的这些年,刘广惠先后发现了十余种来草海“安家落户”的珍稀鸟类,比如彩鹮,东方白鹳,紫水鸡,乌雕,红嘴鸥等珍稀鸟类。
  其中彩鹮更是首次在贵州记录到的濒危鸟类。
  2014年4月25日,刘广惠像往常一样在草海周边巡护,偶然在刘家巷鹤类夜栖地发现了一只漂亮的鸟,常年钻研鸟类保护的知识积累让他迅速做出判断:这是从未在草海出现过的鸟类。他立即举起了手中的照相机拍下这只鸟,并立刻将拍到的照片送到草海管委会识别。
  经过鸟类专家最终鉴定,这是首次在贵州记录到的濒危鸟类——彩鹮。
  今年,他拍的两张彩翾照片,被选登在《贵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手册》;乌雕等照片选登在摄影画册《绿染黔西北——毕节试验区30年生态建设掠影》上。
  在他家电视柜橱窗里,我们看到一个专业相机和红圈镜头。他笑着说:“我每天都在草海里面转悠,每天都能遇到各种各样漂亮的鸟类,用照相机记录下他们的身影,发到朋友圈与朋友们分享,我感觉特别开心。有时候发现新的鸟类拍下来,就特别激动,它能证明我们的草海环境又更好了一些。”
  近年来,随着草海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加强,来草海越冬的候鸟一年比一年多。据不完全统计,草海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已经由10年前的203种增至246种,数量由7万只左右增至10余万只。
  这一切,离不开像刘广惠这样的“草海卫士”的细心守护。
  自成为草海巡护员后,刘广惠就没有间断过向社会公众宣传草海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森林生态环境及鸟类保护知识。
  在刘家巷,更是有大人在制止小孩破坏环境的时候吓唬孩子:“刘广惠来了!”
  刘广惠说,只有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草海的生态保护才能得到彻底解决。“经过我们新老队员走村串户的宣传,草海的生态对比前几年还是好多了,乱丢垃圾的也少了,在刘家巷没有人再下网捕鱼。”
  目前,草海管理委员会共设立了7个巡查监测小组,由40多名巡护员组成,每天对巡护区域内的入湖沟渠进行巡查、监测及上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全覆盖开展草海湖区及周边入湖沟渠巡查工作,使草海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管控。
  刘广惠是巡查监测一组的小组长,主要负责刘家巷、六洞桥、陕桥街道等地的管护。
  一组巡护员刘广召说:“夏季是留鸟繁殖期,刘广惠常常在巡查期间给我们大量介绍各种保护鸟类的知识,随时带着组员在夜栖地和草海水面监测,对在草海里放牛的、钓鱼的人进行宣传教育,有时候遇到鸟类受伤的还要带回家救治。”
  刘家巷,是草海黑颈鹤7大夜栖地之一。刘广惠和他的同伴不仅要保护好鸟类,还要对草海湖区周边入湖河流,入湖沟渠进行网格化和全覆盖巡查监测,不定期开展巡河、清河和清岸行动,及时切断入湖河流污染源。
  这不,撑着船从草海水面巡查一段回来后,刘广惠又马不停蹄地开着环卫车到草海周边收运垃圾了。
  刘广惠介绍,从刘家巷到鸭子塘小桥河、江家湾、幸福小镇等草海周边区域的垃圾都是他负责拖运。因为条件限制,这片区域只安放了8个垃圾箱,其他的都是负责区域的环卫工人用袋子装好放到路边,他沿路再去拖运走。
  他说:“每天最少要拖运5次才能把当天收集的垃圾收运完。”
  到了冬天,刘广惠和其他巡查组的同伴还要到夜栖地观察候鸟的生活情况,雪凝大的时候还要带上苞谷、洋芋等食物投喂候鸟。
  他笑着说:“从小就在草海边长大,对这些鸟,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生怕他们冷了饿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刘广惠却每天乐此不疲。
  晨起,伴着朝霞撑船下海,看看他守护的鸟群和草海是否安好,拍拍美丽的草海湖景色,又到周边入湖河流、沟渠看看有无污染,收完当天清理出来的垃圾,再伴着夕阳回家。
  29年来,刘广惠将他的“诗和远方”紧紧地附着在这里的一草一物之上。认真地坚守着一个巡护员的职责,践行着“草海卫士”的使命,怀揣着爱,一丝不苟地守护着草海这颗“明珠”。
  正如他宣誓过的那样:“我们是草海生态公民,让草海水更清、山更绿、鸟更欢,永远与我们同在,保护好草海是我们的责任。”
  而这份责任,被灌注了爱,就变得更加温情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