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搭建求学路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8-08-17 阅读:206
爱心搭建求学路
——县供销社爱心资助贫困大学生小记
记者 卯龙艳

谢某航和爱心人士合影

谢某航和爱心人士合影
看着桌子上颜色通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2018届高考毕业生谢某航不禁开始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景色宜人的大学校园、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摆满各类书籍的图书馆,美好的一切就在眼前。
“通知书上有没有说一年要交多少学费啊?”父亲的声音一下将谢某航拉回了现实。
他不敢告诉父亲一年要交将近一万元的学费。面对生病卧床的母亲、常年服药的父亲,全家人每月的开支仅靠几百元的低保和父亲当环卫工人的微薄收入,谢某航知道这个家已经无法承担起自己大学四年的开支。
对于高考学子来说,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是非常高兴的事,但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原因,在得知自己录取到湖北省某本科院校后,谢某航陷入了纠结。是该借钱贷款继续自己的深造学习还是外出务工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这个18岁的男孩犯了难。
近日,记者和县供销社主要负责人一行人来到位于六桥街道中山社区的谢某航家中,为这位内心正经历着纠结挣扎的大学生带去爱心捐款,解谢某航一家的燃眉之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在谢某航的家中,这个懂事乐观开朗的大男孩看到我们一行人来家中,有点腼腆,当得知县供销社为他带来了爱心助学捐款时,谢某航激动地说:“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眼看就要开学,我和母亲都在犯愁呢。”
为了让谢某航能够顺利去上大学,完成自己的愿望,县供销社得知谢某航一家的情况后,由海边供销社、六桥供销社、五里岗供销社、陕桥供销社及双龙供销社五家基层社共同发起为给这个家庭献爱心,5个供销社总共筹集了24000元帮助谢某航上大学。
“小谢家的条件确实比较困难,母亲患癌症多年,当时做手术的钱还是亲戚朋友一个凑点才勉强凑够, 父亲也生病,稍不注意就要住院,如果严重还要送到贵阳去。全家人基本的生活开销全靠政府每月补助的690元低保款,哪里还有钱来供孩子上大学。”中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林登香介绍道。
谢某航的母亲张某于2012年在贵阳进行了宫颈癌手术,几年间病情渐渐有好转,2014年的时候还曾去外地打过工,不料中途病又犯了,在贵阳省医住了半年多院,之后因为不宜操劳只能一直在家休养。谢某航的父亲谢某2015年因为心肌梗死送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之后又转去贵阳进行治疗,终身必须吃药。母亲不能工作,除了几百元的低保补助金,只能靠父亲当环卫工人的工资收入来支撑这个家。
“学费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但是在学校的住宿费、伙食费就没了着落,现在家里的收入除了生活开销只够我和他父亲买药,实在是苦了孩子。”谢某航的母亲告诉记者。
扶危济困,关心关爱城乡困难群众是新型供销社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县供销社在做强自身的同时,不忘初心,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为了能让谢某航能顺利完成学业,下一步供销社还将对这个家庭进行后续的帮扶,真正把扶贫落到实处。
为了消除谢某航深造的后顾之忧,安心上学,海边供销社主任程宗辉拉着他的手说:“小伙子,考个大学不容易,你到了学校安心读书。你记一下我的电话号码,以后有什么困难你给我讲,大学四年,我每年都还会资助你5000元,这样你在学校的生活费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能收到这么多人的帮助,我的心里真的非常感动,也特别惊喜。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一个接一个,但是总会有人带给我们感动和惊喜。现在这些爱心人士愿意资助我,以后我在大学要更努力学习,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就可以像他们一样,资助有困难的学生,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谢某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