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奋斗的青春最美
作者:夏超 时间:2018-08-20 阅读:559
初见马军,他正在和威宁青年商会公益部部长祖正能商讨开展学生资助的事情。
“公益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但最有意义的莫过于资助学生。”马军说。
生长于黑石头镇的马军是威宁“70后”商人的典型代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血气方刚的马军开始闯荡社会。
“我是赶上了好时代,改革开放政策释放十来年,社会上一切生意门路都显得欣欣向荣。”马军说。
跑运输是马军首入社会的营生之路。到云南学得驾驶证,向亲戚朋友借得2万多元钱买来一张东风牌货车,短短几年间,马军积累了十来万的资产。经营加油站,做蔬菜生意,马军一时成为黑石头镇周边的明星人物。
但商海难免浮沉,时间总会千方百计对“不平凡”的人进行各种考量。
1996年,为给接连重病的双亲治病,马军倾尽所有的生意积蓄,变得身无分文,但所幸的是父母的病得到治愈。
1997年,马军身无分文,到县烟草公司找了一份开车的工作,工资每月360元,一年的工资收入,抵不上以前做生意时一个月的利润。
1999年结婚时,马军算了身上所有的现金加上全部家当,价值不过560元,马军说临近结婚那段日子,回想起来都是心酸。
2000年,马军凑了1万块钱买了一辆6座微型车,开始跑客运。一个月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换了一辆二手中型客车,一年下来赚了十来万元。
跑客运的第二年,积攒了点钱后,马军到云南按揭了一辆长9.6米的单桥货车,开始在西南地区跑货运。
“那段日子,在路上不分白天黑夜不停跑,经历过三天只得一顿饭吃的时候,也有提心吊胆在悬崖边走盘山险路的时候,也经历过在寒冬腊月里抛锚被冻僵的日子,也有过因粗心而错拉非法货物被迫滞留日子。”马军说。
虽然历经各种辛苦,在西南地区跑货运的日子,马军还是积累了丰厚的收入。
从2007年起,马军先后注册了威宁鹏程客货运输有限公司、瑞源土地开发有限公司、鼎筑建材有限公司……单单在鹏程客货运输有限公司,马军个人股份价值300多万元,到现在个人身价2000多万元。
从运输业到矿业,从餐饮业到工程,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有马军的身影。
2011年,马军开始承接全县中小学校的风貌改造和综合农业开发工程项目。
哲觉镇海田村出口蔬菜产业基地的水利工程,从2014年投入使用到现在完好无损,得到了省市县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
据了解,迤那、牛棚苹果基地提灌工程项目也是由马军承建,为威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构筑了坚实基础。
2016年,在承建石门乡中小学教学楼的过程中,全乡的12个中小学校风貌改造工程需要在40天内完成,马军陪着建筑工人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加班到天亮是常有的事情。
新中小学是石门乡海拔最高的学校,当地群众曾这样评价:石门的气候是威宁最差,而新中的气候却是石门最差。
马军硬是带着施工队伍在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施工任务,也因此成为了越来越受信赖的本土商人。
做过杂事,挖过土方……谈到这些年的发展成就,马军说,社会是一本大书,只要认真用心领会,必将给予回馈。
“人只要不懒惰,讲诚信,没有走不好的路。”马军说。
马军是威宁青年商会的创始会员之一。
商会现在主要针对贫困学生、留守老人、贫困家庭及贫困村寨等开展公益救助活动。开展公益救助活动,是商会的初衷之一。
“要把公益活动做好,重点在选择好商会入会会员,公益才能坚持下去,商会才能发展壮大。”马军说。
提到公益活动,马军心里记得最真切的一次是在海拉镇最边远的村小,牛栏江边的平原小学做公益时,遇到一个读四年级的小女孩,爹死妈嫁,和爷爷一起生活,家里家徒四壁,除了上学的校服,没有像样的衣服,睡觉的床铺连被褥都没有。看到这样的生活场景,马军这个汉子当场忍不住掉泪,立马驱车到海拉镇上买了生活床上用品去到小女孩家,掏尽身上的1000多元钱。
据了解,但凡威宁青年商会开展的公益活动,马军每逢必应,不能亲身到场的,总是少不了送上钱财物资。
在马军眼里,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公益活动在教育。资助学生读书成材,是在最贫困的地方开展扶贫最有效果的帮助方式。马军认为,只要能帮出来一个大学生,就能带动一家人甚至一寨人走出贫困。
“财物的资助是暂时的,仅能解决燃眉之急,教育资助的过程虽然缓慢,但只要帮扶出一个大学生,效果便会立竿见影!”马军说。
现在,马军准备在威宁九中认领三个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初步打算每个学生每个月给予300元的基本生活费。
“虽然出钱不多,但只要能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这就是对他们传递一种信心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这社会有帮助别人的正能量,他们的成长路不孤单。”马军说。
马军也会通过“水滴筹”“爱心筹”等网络渠道对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进行帮助。
“既然在社会上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和条件,就应该尽一份应尽的社会义务。”马军说。
威宁青年商会发展到如今,聚集了400多位青年才俊。在马军看来,商会不断发展壮大,内部职能和制度日益完善,源于商会奉守的“诚信”宗旨。
“只要人生不停,就不要懒惰,趁着活着的大好时光,用心做人,用心做事,摆正心态,先做好人再做好事。”马军如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