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芬:得咕噜河畔“主心骨”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8-08-22 阅读:243
当了6年山村代课教师、7年村庄致富带头人,在偏远的大山深处,她带领乡亲们修路搭桥、建产业谋发展,在得咕噜河畔硬是创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她就是70后巾帼周菊芬,一个不向困难低头、一心为民服务的彝家女人,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麻乍镇得营村党支部书记。
★★当选“周支书”,她成了2400余人村庄的主心骨
卫校毕业,乡村医生,还当过6年乡村代课教师,周菊芬的这些经历在偏远落后的麻乍镇得营村很难得,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人。
2011年1月,适逢麻乍镇得营村换届选举,当时的麻乍镇党委政府希望推选能人带领群众改变得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综合素质强、人品好、办事公正的周菊芬成为不二人选,成了2400余人村庄的主心骨。
周菊芬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领导的信任、村民的期望,成为她要带领村民致富的坚定信念。
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周菊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真诚地与群众打交道并赢得大家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信任,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周支书”。
★★为了修建村活动室,她义无反顾贷款3万元
得营村是个偏远的村庄,距离县城85公里,离麻乍镇政府所在地21公里;得营村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广种薄收,穿村而过的得咕噜河时不时还洪水泛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经济水平差,群众生活困难——这是周菊芬要面对的得营村实情。
2011年,上任伊始的周菊芬心急火燎,如何改变得营村落后面貌,让得营村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是她思考最多的问题。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周菊芬骨子里是个不服输的人,她上任最先解决的就是群众的出行难题。
经过周菊芬多方奔走,争取到资金修通了得磨至得营村约5公里的通村油路、得营至哲觉镇茨海村水泥路4.5公里;得营小河至张家村水泥路4公里;硬化了三、四、五组的通组公路,老百姓下雨天无法出行的泥土路变成了出门不湿脚的“一事一议”水泥路和通村油路。她还找水利局协调,兴修了得咕噜河的河堤,有效治理了得咕噜河的洪灾问题。
2017年,面对村级活动场所征地补偿资金困难问题,周菊芬不顾家人反对,自己贷款3万元垫支征地补偿费,现在漂亮宽敞的办公楼建起来了,但还款的压力却默默留在了她心里。
这些年,在周菊芬带领下,得营村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实施了电力工程、危房改造、水利工程、交通设施、安装路灯等民生工程,重点打造两个新农村集中点,并修建民族文化活动室和活动小广场两个,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如今,走进得营村美丽乡村民居,交通便利、屋舍靓丽,半山腰上茂密的罗汉松、华山松郁郁苍苍,一栋栋黄白相间的新民居格外显眼,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小城。
★★一个个致富产业扮靓村庄,她却失去了许多
“一直以来,怎样才能让群众增收致富,让大家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成了压在周菊芬心底的一块石头。经过调研考察,周菊芬结合得营村环境实际,对产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提出在得营村分片种植农作物的思路。
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周菊芬带领村“两委”走家串户宣传发动,给农民算经济账,帮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在地势低、气温高、土质好的地方种植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在地势高,气温低的地方种植半夏、魔芋、百合等中药材;在坡地上种植花椒、苹果等经果林。
为了打消农民顾虑并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周菊芬自己带头流转土地种植烤烟,牵头创办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大棚搞种植,带动几十户贫困户到大棚打工挣收入,集中闲散劳动力,带动群众致富。
在周菊芬的努力下,如今得营村常年种植三膜马铃薯300余亩、辣椒500余亩、魔芋300余亩、百合等中药村200余亩,一个个产业铺就群众致富之路。
在村民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中,周菊芬坚持三公原则,真正将政策贯彻落实到农户手中。7年多来,她从信息、技术、服务、项目、资金、就业等多方面帮助困难户,在思想上动员,开导村民团结和睦,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兑现着为民服务的诺言。
2015年8月,正是烤烟收采收烘烤的季节,周菊芬担心着烟叶质量、担心着老百姓的收入,忙着到田间地头查看烟叶采收,忙着到每个烤房指导烤烟烘烤。正是在孩子暑假期间需要照顾的情况下,周菊芬却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就在她忙于工作之际,没有得到照顾的女儿出了车祸,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家里老人抱怨她,周菊芬怀着巨大的悲痛处理完女儿的后事,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2018年4月27日,身怀六甲的周菊芬在进村入户的过程中不慎摔倒,导致婴儿早产,刚出院又开始张罗安排着村里的大小事情。
周菊芬常说,党相信我,给了我机会,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带领大家脱贫。其实周菊芬心里比谁都痛,她是舍了自己的“小家”而顾了得营村这个“大家”。
俗话说,树茂靠根基,国运看基层。周菊芬上任七年来,扎根农村,情系群众,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她的付出得到群众的认可,更得到全社会理解和支持。在脱贫攻坚路上,周菊芬用行动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