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村庄整治焕新颜
作者:况清 时间:2018-08-23 阅读:337

▲村民正在清扫路面

▲石门乡村庄新貌一角
“牛粪堆在马路上,影响环境,必须铲了。”8月14日早晨9点钟,石门乡新合村四组的通组公路上,成群结队的牛羊从笔者眼前走过,后面放牧的马正全紧跟着,只见他左手拿着小铲子,右手拿着小木棒,弯着腰用木棒把路上的粪赶在铲子上,顺手将粪抛进了旁边的土地里做肥料。
一个月前,由于新合村四组的村民几乎以养殖为主,每天放牧的牛羊都要从公路上进出三四趟,导致路上铺满了牛羊的粪便,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雨天,路上的粪便更是让行人难以下脚。
马正全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养了2头牛,20多只羊,每天都要把牛羊赶到离家2公里的山上去放牧,常年累月从堆满粪便的路上来来去去,时间久了,他身上自然也有了一股刺鼻的气味,导致隔老远,村民一闻到味儿,都知道是他来了。自从石门乡实行农村卫生专项整治后,新合村率先实行放牧自带铲子将牲畜粪便铲除。马正全积极响应全村的号召,每天勤带铲子,做到牛在前面走,人在后面铲。
“我认为这个方法很好,既不影响村容村貌,自己也得了干净。”马正全说。
今年4月份以来,石门乡为了扎实推进农村卫生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专门进行了研究部署,成立了乡团委、妇联、整治办多部门联动的工作专班,及时制定了《石门乡农村卫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以一年初步治理、两年有效治理、三年全面治理为工作目标,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该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目前,不到半年的时间,该乡充分利用“三级自制”全面实施了12个村(社区)116个自管委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同时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农村环境卫生讲习,切实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了不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从“要我管”变为“我要管”,积极推动了该乡农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破解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难题。
不仅如此,该乡还通过村两委统筹、自管委组织、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模式激发了内部活力,由群众自己制定“村规民约”,确定村庄院落整治标准和方案开展整治活动。昔日缺乏有效管理充满“脏、乱、差”的村庄,如今已焕发出干净整洁的局面,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今年7月份以来,石门乡发起了全乡总动员,开展农村卫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三查三评三奖”活动,即一查阵地建设、二查村寨卫生、三查卫生农户,一评卫生村(社区)、二评卫生自管委、三评卫生农户,一奖卫生村(社区)、二奖卫生自管委、三奖卫生农户。奖励先进、激发后进的长效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扭转了该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被动的局面。
在石门乡宣传委员虎尊凡看来,石门乡实行农村环境卫生“三查三评三奖”以来,给群众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在物质条件的改变,更多的是补了老百姓精神缺失的“钙”。
以前石门乡在搞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时,由于受到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效果不是很理想,难以保持。如今却不一样,石门乡实行农村卫生“三查三评三奖”以来,各个村(社区)的老百姓都自发地为村里、家里的环境美化亮化出主意、做表率。像“粪在前、铲在后”这个做法都是村民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在村民大会上通过的,因此,大家都一致遵守。
时下,石门乡已掀起了环境卫生整治热潮,以“重在执行、贵在坚持、赢在合心”为口号的年丰村,大喇叭每天都在循环播放着“本月下勒都自管委获得乡级卫生自管委称号,熊万新家获得了乡级卫生户,‘张三’家的卫生最差,要向做得好的学习。”大家你追我赶,生怕自己家的卫生不如别家。
除了新合村之外,石门乡其它村还涌现出了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环境卫生整治宝贵经验,如团结村七里冲自管委充分发挥了“三级自治”的作用,通过抱团发展,让农户轮流集中放养牲畜、由家长排班轮流集中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排班轮流清扫村寨等好的经验做法,既完善了村“三级自治”+“积分管理”模式,也让基层民主自治机制得到了加强。
此外,该乡泉发村为发挥妇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于今年7月3日选举产生了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在妇女联合会的带领下,全村妇女踊跃报名加入扫盲班、参加烹饪培训、积极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带头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和评比活动,她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涌现出了一批不怕脏、不怕累的勤劳领头雁,为告别乡村陋习做出了示范榜样。
如今,走进石门乡,看到的是新兴的产业,和谐美丽的村庄,精神抖擞的村民们......
曾经石门乡“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农村乱象如今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和谐美丽的村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