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教学,笃志育人
作者:罗芹 时间:2018-08-23 阅读:230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趁着年轻的光景,享受青春的滋味。当我们选择将理想播种在校园,将青春时光奉献给教育,我们就期望将知识传递,助力祖国的教育事业。如今,时代在进步,教育在革新,我们同样需要持续学习,研究教学,走在课堂前面,明确教学目标,通透教材,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经验需要积累,进步需要历练。我常常会在教学设计环节,出现“停滞”的问题,对教材的生疏,难以进行设计,或者是课堂效果差强人意,让我陷入疑惑,找不出根源。前几日,我在网上参加了一些学习培训,收获颇丰,并且尝试用教学新思路,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教师培训时一位院长在开幕式上的一席话:要充分理解统编教材的思想价值,准确把握教材的价值导向,认真思考教材编写原则和总体思路。其实,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不能阻止,只能选择前进创新,走在知识的前沿,才有更多的空间去提升自己,去研究新问题,开辟教学的新思路。
语文,一直是作为核心学科存在,也是贯穿其他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虽然不能说学好语文就能学好所有学科,但是语文基础知识没掌握好,一定会严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而言,针对当地的语文教学现状,我觉得只有适时提出问题,集众人之合力进行深入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借助“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改善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学形式,才能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为广大学生铺就一条顺畅自如的语文学习之路。
统编版小学语文,是老师的新挑战,也是学生的新机遇,我们需要适应、理解、超越。在此次培训会上,我也关注到展示课堂的呈现概况,主要将教材分为了“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口语交际、写话、习作单元、单元要素落实、阅读策略单元、快乐读书吧”八个板块。针对不同年级的教学总目标,以及不同单元、课文的分目标,都需要老师进行合理化、新颖化的课堂设计。这就必然得对现有的课堂参考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摒弃,学会以发展的目光看待教材内容。
在紧凑的教学构成中,利用在校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批改作业、评讲作业,甚至还会有个别的作业单独辅导。班级的管理,繁杂的事务,很多时候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焦灼感,这也会让部分老师愿意使用现有的资料或者教学设计,直接进行教学。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老师从自身这一根源上进行解决的问题。既然扎根在教育的行列,就应当对学生负责,肩负起为人师的责任与义务,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做一位愿意学习进取的讲授人。
教学的道理总是寓于课堂,寓于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之中。首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需要将语文编写的理念了解透彻,从出发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而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则需要铭记人文、工具“双线”并行的原则,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构建扎实的语用。其次,我们需要将编写意图与课后训练题、学习园地、交流平台有效结合,密切各个单元,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此外,我们要区分不同年级的教学重难点,低年级趋向于字、词的理解运用和课文朗读。而高年级则将精读课文、阅读理解、习作训练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汲取新教材中的新理念,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深深的意识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是我们所有老师的人生信条。未来的执教日子里,唯有承载知识传递的重任,坚持务实前进,敢于创优革新,做到甘于奉献,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既然选择了教师,那就扎根教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主动学习,革新教学思想,多多参与教研,汲取以往的经验;既然为人师表,那就笃志育人,做到忠于初心,永远不负使命,沿着前进的方向,把握航向,负重前行。
教学这条路上,学习永远没有尽头,只要拾起学习的信念,身心将会充满更多力量。我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所懂倾囊相授,为孩子们托举希望,撑起一片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