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9-03

辅警马关宇: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8-09-03 阅读:315



马关宇和同事专注于现场勘验


马关宇和同事在进行现勘


   7年辅警生涯,他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的业务标兵;
  365天随时待命,他是刑侦大队同事眼里的“拼命三郎”;
  7年来,他参与协助侦破的刑事案件达300余件,为威宁营造良好治安环境贡献了力量。
  从小,他就对探险破案的故事充满好奇。如今,他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刑事侦查提供科学证据。
  他就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辅警马关宇。

勤学奋进,辅警队员成为业务标兵
 
  2011年3月,马关宇从贵州警官技术学院刑事技术专业毕业,成为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的一名辅警。
  作为一名技术助理员,马关宇常常奔赴刑事案件现场,进行现场勘查、现场录入、技术侦查等工作,一点也马虎不得。
  由于技术过硬,很快马关宇就成了中队里的技术标兵。在这个中队,马关宇和同事们为了攻破案件疑难,发现案件有价值的线索,常常没日没夜工作。有时为了寻找一个案件线索,甚至要往返现场多次。
  特别是后期的现勘系统录入,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马关宇绘制的刑事案件现场绘图,简单明了、真实再现案发时的场景,赢得同事们的啧啧称赞。
  “小马绘制的现场复原图,标准、简洁明了,有的案发现场甚至软件系统制作不了,但小马简单几笔勾画就清楚了。”队友李章达说。
  大家知道,马关宇是下了苦功夫的,制作现场复原绘图,不仅要有简笔画功底、空间构图能力,还要有现场仔细的观察、心思缜密。
  由于常常加班,上下班没有规律,在案件现场和办公室加班就占据了马关宇大部分时间。好在家人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他也深深热爱这份事业。
  “早上上班时,妻儿在睡梦中;晚上下班时,妻儿早已入睡。”马关宇形容自己“两头黑”的工作日常时说。
 
苦干实干,警营奉献锤炼“拼命三郎”
 
  2015年12月,炉山镇二胡口子松林处发生一起焚尸案,一辆轿车后排座位上发现一具被烧焦的尸体。
  接到命令后,马关宇和同事冒着雪凝天气赶赴现场,对案发现场进行现勘,搜集作案证据。
  那天,马关宇和同事连续工作7个小时。经过多部门协作联合,最终提取到相关数据,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嫌疑人企图焚尸灭迹,试图逃脱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破灭。公安机关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并抓捕归案。
  这只是马关宇侦破众多刑事案件的其中一件。
  2016年12月9日,二塘镇艾家坪村发生一起命案,两名女性被害。马关宇和同事紧急奔赴现场,进行现场绘图、分析案情,从犯罪嫌疑人作案动机等入手侦破。
  经过20余天的摸排侦查,最终从犯罪嫌疑人家中的手电筒上提取到有关信息,从而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
  刑侦技术人员的工作不但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细心再细心,一个案发现场痕迹的提取、包装、送检及现场资料整理往往需要长时间努力工作。在进行尸体解剖、法医伤残鉴定等工作,马关宇总是协做法医冲上一线。
  马关宇常说,只要能为侦破案件提供科学的证据,自己的辛苦也就变成了快乐。
 
熟练运用专业技能,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刑侦过程中,采用互联网+、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给刑侦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马关宇对此也非常专业。
  2017年11月28日,六桥街道建东路便利店老板毛某某报案称,自家便利店被撬,店里的香烟、现金等物资被盗,损失上千元。马关宇和同事到现场勘查,在店主的收银电脑上提取到犯罪嫌疑人信息。马关宇和同事加班加点经过对信息的筛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
  抓获犯罪嫌疑人罗某旺后,顺藤摸瓜侦破出一个由4人组织实施的犯罪团伙,他们活跃在县城、羊街镇等地,以盗窃商店贵重物品和现金等为主。
  新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侦破案件的效率,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这背后,是马关宇等一大批刑侦人员的艰辛付出换来的。
  如今,马关宇和同事们日夜坚守,奔赴在一个个案件现场,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原犯罪分子作案过程,让犯罪份子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守护了威宁的幸福平安。